邵宁
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预约”成为热词。国内大部分景区都首次实施预约制,客流不超过最高承载量的30%。人们熟悉的“人从众”场面大大减少,预约制使景点变得有序,游客体验感、舒适度更佳,未来可望成为旅游业的常态。
预约制在国外旅游景点十分普遍,有的热门景点和必须限流保护的古老建筑,甚至需要提前几周、数月预约。有些“说走就走”的背包族,即便千里迢迢赶来,也只能望“景”兴叹。多年来,在国内旅游,人们很少有提前预约的意识,一到假期就往热门景区奔,到了当地才发现密密麻麻的人头取代了如画美景,想象中的“诗与远方” 化为泡影。
而这个“五一”,为了做好疫情防控,防止人流聚集扎堆,预约制全面推开。无论是到国家公园、户外景区亲近大自然,还是走进博物馆、老建筑感受历史文化,预约门票都成为“标配”。上海100多家景点首次全部实行预约参观,很多景点提前预约的游客数占90%以上。北京的80家旅游景区也通过预约制接待游客。预约的方式有景区官微线上预约、在线旅游App等第三方平台购票。许多游客都感慨,没想到预约这一非常时期的举措,却带来了人少景美的良好旅游体验。
不过,预约制毕竟刚刚实施,还有人不适应。此次“五一”,不少景点还是来了一些没有预约的游客,有的因为晚了一步没有预约上,有的是因为五花八门的预约渠道和复杂的预约程序而懵圈。到2022年,我国5A级国有景区将全面实行门票预约制度。要适应这一旅游业的常态,各景点应设法推出更多的便民举措,让各类人群都能方便预约、购票,同时,利用大数据做好游客管理和服务。
疫情改变了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预约就是其中之一。看病要预约,办事要预约,借书要预约,扫墓要预约……虽然看上去有点麻烦,但渐渐人们也发现了其中的好处,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其实,预约是时间管理的良好方式,它能使我们的工作、生活更有计划,也更高效。预约也能使城市运转和公共活动更有秩序。
今天,你预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