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诞生之初是元杂剧。在1735年被译介到欧洲时,传教士马若瑟省略了唱词,只是以法语描述了故事情节,旨在向欧洲介绍当时中国的文明程度、道德观念和行事规范,因而该剧主旨比其艺术形式更“重要”一些。17世纪末起,欧洲兴起过中国文化热。在伏尔泰眼里,中国人具有“最完美的道德”,改编《赵氏孤儿》就是他出于这一理念而至行动的转化。
不过,由于中国戏曲更注重写意——亦即意境、精神更重要,所以随着时代更迭、地域变化乃至观念更新,程婴为何可以牺牲亲骨肉的原因并不是很令人信服——哪怕最为当下世人熟悉的电影《赵氏孤儿》也只是把英文版片名翻译为《Sacrifice》(《牺牲》),但也没有在情感上,让观众信服牺牲的理由——凭什么?
音乐剧版沿袭2012皇莎版话剧的情节,在开场时,就让十几二十位保护遗孤的忠臣,在程婴面前倒下——每一个人都是为了太子活命而以自己的命相抵。所以,程婴是站在十几二十具尸体前,“无路可走”,不得不延续以命相抵的道路……他的无奈对策,是献出自己的骨肉,但做父亲的怎么忍心?这才有了完成国家大业的延续与复兴之后,他以自己的命“换”儿子的命的终结——既是悲剧结局,也是父子两人的“团聚”。
故而,故事可信,人物也就可亲近了,人物的动机也就愈发可敬。数百年来,“换子”情节揭开了“谜底”,顺带使得当今有些类似情节如十二艺节参演剧目上党梆子《太行娘亲》也显得更为可信、可亲、可敬——剧中,奶奶以自己孙儿的性命,保护了八路军遗孤……这就是导演徐俊排演该剧的目的,解释清楚中国人血脉里的高尚与道德,才能使得经典作品活在当下、传至未来。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