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社区健身操迈出新步伐 六座冠军奖杯花落四大高校
第A16版:体育生活 2019-12-02
2019年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联赛落幕

六座冠军奖杯花落四大高校

徐杨一凡/龚哲汇/吴钧雷

男子校园组冠军东华大学 本报记者 龚哲汇 摄

男子超级组冠军东华大学 实习记者 吴钧雷 摄

男子高职组冠军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实习记者 吴钧雷 摄

女子校园组冠军上海理工大学 本报记者 方豪 摄

女子超级组11人制冠军上海体育学院

女子超级组5人制冠军上海体育学院 实习记者 吴钧雷 摄

随着最后一个决赛日两片赛场上男子校园组冠军和女子校园组冠军的分别诞生,2019年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联赛又至正式收官时。相较于往年,更多的组别、更多的参赛人数,形成了更为热烈的赛事氛围。东华和上体分别收获两冠,携手首次摘冠的电子信息男足和上理工女足,一并呈现了沪上大学生在体育育人的政策指导下、在大学生足球联盟的平台搭建下,于校园足球中结出累累硕果。

东华称霸男子两组别

本报记者 龚哲汇 徐杨一凡

在今年联赛男子组的比赛中,东华大学依然是大赢家,他们再度问鼎了校园组和超级组的双冠,校园组的五年四冠,超级组的三连冠,印证了校园足球在这所学校的繁荣发展。

男子校园组五年四冠

“运筹帷幄无所畏,东华决赛展锋芒!”11月29日,在同济大学球场边的看台上,150多名东华学生球迷从几十公里外的松江校区赶来,颇有反客为主的架势,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支闯入决赛、首回合在东华主场战至1比1平的球队身上。场上的队员们也没有令前来应援的球迷们失望,90分钟的比赛时间内,东华4比1干净利落地拿下对手同济大学,以两回合总比分5比2,成功卫冕了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联赛男子校园组冠军。

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平时的付出,虽然是校园组,但东华大学的训练量一直高于其他学校的平均水平。主教练徐强强说道:“每年我们球队有夏训、冬训,基本要比别的学校提前三周开始,平时我们也会抽出时间来在晚上训练。学校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队员也坚持了下来。”

传言东华大学有“三宝”,“美食、模特和足球”,通过参加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联赛,足球这一“宝”已经深入东华人心,几乎全校的学生都知道东华有两支足球劲旅。而与足球相关的回忆也是这些队员青春重要的印记,“我相信当他们走进社会时,也会将场上的经验运用到生活之中,以球育人,是办好校园足球的初心。”

男子超级组强势三连冠

11月12日下午,男子超级组结束了最后一轮比赛的争夺,东华大学2比0击败华东政法大学,以四战积10分的成绩排名积分榜第一,连续第三次夺得联赛冠军。

“这是汗水组成的奖励。”东华大学主教练马杰有感而发,“他们很努力,我也很开心。”在马杰看来,尽管这已经是球队连续第三次夺得联赛冠军,但队伍目前尚处在一个新老交替的阶段,新队员们的努力是今年球队能呈现相对稳定状态的基础。

这天晚上,东华的队员们一起聚了餐。不过,也有球员因为学业或其他种种原因,不得不遗憾缺席球队的庆祝活动,今年刚开始就读硕士学位的袁潇就是其一。刚结束的这届比赛已经是袁潇第五次代表东华超级组参加联赛了,他说:“这场踢完我都耳鸣了,太累了。本科四年真快,又少了一次能踢上海市联赛的次数。”

在获得今年的联赛冠军后,东华大学也再一次取得了代表上海参与全国比赛的资格,对此马杰表示,“我们上海的球队应该更多地走出去,在全国的舞台上争取更多的位置。”

■男子高职组

电子信息学院弥补去年遗憾

实习记者 吴钧雷

11月18日,在本届赛事的高职组决赛中,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比0战胜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最终问鼎。这支队伍曾在去年的决赛中惜败,一年后他们终于达成了冠军的梦想。

比赛当日大风来袭,气温骤降,比赛中双方都受到了寒冷天气的影响,迟迟没能找到最好的状态。上半场震旦的队员持续向对方禁区施压但总是无功而返,而电子信息的队员在下半场多次在边路发动反击,最终由7号万云川抓住机会取得唯一进球,锁定了冠军头衔。

“很开心能够拿到这个冠军,这两年我们在高职组的比赛中一直表现不错,两度进入决赛,这个冠军是努力的回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练李铭说道,他表示心态是球队获胜的关键。“可以感觉到我们的队员在比赛中心态比较平稳,这样越容易把技战术的能力和团队的默契发挥出来。”

按照规则,高职组的冠军可以在明年代表上海进军全国舞台,这是上海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第二次参与到全国比赛中来。李铭表示,参加全国比赛是每个人的梦想,这样的机会能够进一步让球员得到锻炼,“我们也会对此好好准备,放平心态,展现出我们最好的面貌去争取最好的成绩,这种比赛所带来的收获是很难得的。”

■女子超级组

上体成大赢家

本报记者 龚哲汇

对于上海体育学院女足而言,2019年球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7月与上海绿地申花达成共建后,球队致力于“俱乐部+学校”的探索道路,而在今年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的赛事中,上体女足小半年的努力初见成果,在女子超级组5人制和11人制两个组别中摘冠。

11人制成功卫冕

11月25日下午,女子超级组11人制决赛在上海体育学院女足和同济大学女足之间展开。比赛刚开始,同济就利用上体的一次后防失误,险些先声夺人。而在简单调整之后,上体逐渐掌握比赛局面。熊熙、宋佳琪在上下半场各入一球,最终帮助球队成功卫冕。

“其实比赛还是有些困难,参加完女乙联赛之后,我们的训练人数不是很齐整,所以训练也不是很系统。”此次上海体育学院的带队教练龚波说道,“尽管如此,队员们还是打出了之前准备的内容,最终完成了任务。”

摘得首个5人制冠军

11月19日,赛制改革后的首个女子超级组5人制冠军在上海体育学院女足和同济大学女足之间产生。上半场两队彼此试探互有攻守,半场互交白卷。易边再战,上体女足由宋慧婕接队友妙传打入空门,取得1比0领先。落后的同济没有放弃,并由张思晗扳平比分。比赛临近尾声,上体郑雅文进球,将最终比分锁定在2比1。

“这次5人制超级组的比赛,我们上场的基本都是大一大二的年轻队员,主要是让她们感受一下不同赛事,积累更多的比赛经验。”此次带队的上海体育学院女足教练龚波说道,“在今年的正式比赛结束后,我们会着手准备冬训的事宜,积极备战明年的比赛。”

■女子校园组

上理工三年磨一剑首摘桂冠

实习记者 吴钧雷

11月29日,女子校园组决赛中,上海理工大学以两回合3比0战胜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夺得女子校园组冠军。交大继在上半年的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中屈居亚军后,再一次与冠军失之交臂。

“很多激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上海理工大学的主教练胡泽勇说道,“我们队伍组建了三年,从最初的两到三个人开始,至今有了这样的规模很不容易。”三年磨一剑,上理女足的姑娘们终于品尝到了胜利的滋味。

去年上半年上理女足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了杯赛亚军,成为最大黑马。“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亚军其实很幸运,但我们没有满足,这两年队员腾出更多时间投入到训练中,今年联赛终于如愿以偿。”

谈及上理足球成功的秘诀,胡泽勇表示这与学校的课程改革有很大关系。“为了更好地开展足球活动,我们校方开展了女足竞赛班,一方面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一方面也帮助有一定基础的女孩子能够更快地掌握更多相关技能。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改变对于我们球队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这一年对于上海交通大学队而言显得颇为艰难。上半年举行的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中,她们遗憾地输给了上海大学;如今,她们再一次未能如愿。连续两个亚军已充分证明了她们的实力,却终究无法感受到获得冠军的满足感。不过在队员心中,更多的还是教练的悉心指导和队友的默契配合,构建着大学足球的美好记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