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溯昆曲河流而上 向无名英雄的致敬 “上海气质”的舞台呈现 “大码头”激活“大源头”
第16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19-05-12

“大码头”激活“大源头”

◆潘真

1987年在北京诞生的中国艺术节,一路走过云南、甘肃、四川、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山东,中国的“文化大码头”——上海终于赢得了举办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荣耀。

“文化码头”之誉,由来已久。作为一座移民城市,上海一直是开放的、包容的、多元的。中外文艺人才、团体纷至沓来,在这里展露才华,乃至生根、开花、结果。江南文化在此融合了欧美近现代工业文明,亦古亦今,中西交融,渐渐形成以“海派文化”著称的上海文化。20世纪初,上海已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到上世纪30年代更至鼎盛——在教育、出版、文学、艺术诸多方面体现出无可替代的综合优势……近40年来,“海派文化”重整旗鼓,上海再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

入选“改革开放上海首创案例”的上海国际电影节,1993年创办之初,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派出好多观察员,坐在上海影城二楼的阳台上,拿着小本本,详细记录观众流量、出票情况,给这个新生的中国电影节打分。当时中国的电影市场尚未形成,而A类电影节要求创作、市场等一应俱全。翌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被认可为“国际A类电影节”,中国电影界与国际同行的交流由此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上海成为国际电影的一个“码头”,异质文化频频刺激本土创造力的“源头”,一批优秀的中国电影脱颖而出。

年满20周岁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从最初满世界寻求名团来演出,到后来世界名团争相“上海首演”:2001年,莫斯科大剧院带来最新版本的《天鹅湖》,是当年俄罗斯首演后的亚洲首演;2018年,受邀请整整10年的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姗姗而来,完成中国内地首秀。上海这个“大码头”,给国际大咖留下的深刻印象,不仅仅是合作的同行各方面非常专业;连观众也见多识广,购票前先要审视节目单、挑剔首席演员。与此同时,一台台汲取外来营养的本土精品,也不断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

即将在上海启幕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51台中外剧目中,上海占了7部,沪剧《敦煌女儿》、话剧《追梦云天》、儿童剧《那山有片粉色的云》对应观照现实,反映时代;京剧《北平无战事》、人偶剧《最后一头战象》、昆剧《浣纱记传奇》以及被安排为开幕演出的上海歌舞团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都体现出传承发展与守正创新,不光创表现手法之新,更创出了当代人文品格之新;“大码头”艺术院团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此次盛会另有一大亮点:“文创”首次被纳入。博物馆借此参与到中国艺术节中,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队”集体亮相。“创意旋风”中,中外同行擦出种种火花,值得期待。

越开放,“码头”越大,融合的东西越多,“源头”就越活,创意迭出,百川汇流终成汪洋大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