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牡丹亭(中国画) 吃是一种历史行为 新北漂生活记 “高乃依路”上的不了情 什么东西才重要 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 伊宁三中的眼神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0-01-05

伊宁三中的眼神

梁永安

结束在伊宁三中的交流,返回乌鲁木齐。

在伊宁三中,最难忘的是高中生的眼神,单纯、热切、明亮、快乐。和5位研究生走进讲堂,热情的掌声青春洋溢,几百名各族学子,一大片葵花般的笑容。

同来的5位研究生与高三尖子班的59位同学面对面倾谈,年轻人的对话,无拘无束,什么话题都有。当然最关心的还是近在眼前的高考,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考什么样的学校?大学校园生活与高中有什么差别……面向未来的期待,有些忐忑,又充满激情。伊宁三中每年都有学生考入复旦,今年夏天来过这里,与一群高中生促膝相谈。道别时,他们依依不舍送到校门,其中两位学生随后考入复旦,成为崭新的2019级复旦人。

在几百人的大讲堂,给学生们做讲座,讲讲文学与青年的成长。时代在前进,正在打开的社会新阶段,最需要的不是按部就班的模范生,而是与众不同的创新人。巨大的增长空间,释放着前所未有的文化新需求,谁能提供新颖的原创,谁就能走在时代的前面。文学给人的,正是最丰富的想象、最真挚的情感、最多元的价值,让人获得生命广阔的展开度。世间万事,人的一生,相伴最长久的就是文学,从小到大,何曾离开过?不仅仅是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电影、电视、广告、新闻……文学性无处不在。文学性的质量,从精神深处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存质量。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每个人的一生也是一部小说,第1章写得好不好,决定着后面的发展。与伊宁三中的00后谈文学,其实谈的是每个人的未来。

讲座之后,5位研究生也来到现场,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原来以为高中生们有点儿腼腆,没想到会场上纷纷举手,几十位同学要提问。问题太多样,从人生规划到社会变迁、从中国的《三国演义》到南美的《百年孤独》、从身份焦虑到价值选择,从友情恋情到安身立命……热气腾腾的会场,燃动着伊宁三中的浓浓人文气息。毕业于伊宁三中的张校长很感叹:这样的交流,年龄差距不大,互相有共同的关注。高中生从哥哥姐姐身上感受到成长的力量,研究生们也拓展了社会文化视野,希望以后多来,让年轻人互相推动。

生活在伊宁是幸福的,很多人说,伊宁是新疆最美的地方,那拉提、巴音布鲁克、昭苏、喀拉峻……虽然行程繁忙不能去那些地方,城市的晚霞也让人沉醉。神奇的是,1920年,孙中山曾经设想把中国首都设在伊宁,因为在这里建都,可以使中国四面放大,变成亚洲的中心。这想法现在听起来天方夜谭,但也映射了伊宁地缘文明的重要性。伊宁的土地紧邻中亚,直达欧洲,民族风情五颜六色,多重文化相交相映,看上去很驳杂,心灵却很质朴。

记忆中的温馨画面,是酒店大堂的三个安检员,都是维吾尔族。他们正在吃午饭,特别简单,馕饼泡奶茶。看我经过,热情招呼邀请我和他们一块儿吃。虽然刚刚吃过饭,还是坐下来和他们喝一碗热奶茶。奶茶冒着香气,微咸透着甜。看我一大碗全喝干,他们都满意地看着,黑红的脸上,漾出古老的笑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