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发布会上为提问记者递上话筒本报记者周馨摄
本报记者 陆梓华
1月24日,上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有这样一些声音,您一定记得。
面对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情绪,那些声音激励你,“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传染病,能将一个国家的人民打倒”;面对探头探脑的蜚语流言,那些声音告诉你,“上海市场供应总体平稳,不用囤货”“非沪籍不列入新增病例,那是谣言”“上海市中小学生3月前不开学”;面对窗外初春美景,那些声音提醒你,“春暖花开也请继续宅,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特殊时期,请用拱手微笑代替拥抱”。
这些声音,来自每天下午的上海市疾控中心2号楼会议室。从大年初二到今天,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已经在此连开38场。全市党政部门,超八成以上亮相,人大法工委、高院、检察院,以及总工会、团市委等社会团体等也轮番登台向市民传达最权威的疫情防控讯息,澄清谣言、消除焦虑,并普及防疫知识,赢得市民关注。
“零时差” 用真相跑赢谣言
牵头为发布会奔忙的,是市政府新闻办团队,成员大多是80后。上海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大约一周举行一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召开至今,已经和以往半年的场次数持平,对质量的把控,却没有放松。
本周三深夜,申城市民临睡前都被这样一条消息揪住了心——宁夏中卫市发现1例自伊朗输入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且该病例从浦东机场入境,在上海停留一晚后又乘坐火车离开。十多个小时后,第34场新闻发会上,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郑锦和上海海关副关长柳波回应——已追踪到该病例在本市的63名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凌晨1时刚更新了消息睡下,早上7时起床,工作群的未读消息已经多到只能用省略号来显示了。”负责发布会选题策划的两名女将张沁和黄亢告诉记者。这样的工作状态在最近一个月,几乎是常态。张沁家读幼儿园的小姐弟俩,这个寒假被妈妈“狠心”扔去了外公外婆家;黄亢的儿子一岁多,由于起得晚,睡得早,虽然在同一屋檐下,宝宝见到妈妈的机会也不多。
上紧发条,只为了向市民“零时差”传递疫情防控信息,用真相跑赢时间,更跑赢谣言。
1月29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向销售“天价”绿叶菜的家乐福徐汇店作出罚款200万元的行政处罚,第二天,这一决定便通过发布会向全社会公布;
1月31日,本市出台居民第一轮预约口罩的措施,第二天,市民政局在发布会上详解了具体登记购买口罩的方式;
2月7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当天下午,市人大法工委就赶到发布会解读决定;
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遇到经营难题,2月7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8条),2月8日上午,加开一场专题发布会,参与制定的6个部门负责人到场解读28条措施;
2月13日上午,湖北公布的确诊病例中新纳入了临床诊断的数据,一时间引发各种猜测,下午,市卫健委发声:上海的临床诊断标准,并没有改变;
2月23日,市医保局在发布会上首度公布“医保12条”完整内容,新增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试行纳入医保支付等8条举措引发市民关注。
“零距离” 回应市民关注热点
疾控中心1号楼1001室,是发布会团队的临时办公室。策划随后几日的发布会选题,联络出席嘉宾……每日发布会结束后,大家便立刻回到这里,和市卫健委团队开始了连轴转。
为了让发布会和市民需求“零距离”,选对选题、找对嘉宾格外重要。“做一天,想今后三天(选题)。”这是发布会召开第一天,就定下的规矩。磨合至今,发布会已经形成较为固定的格式——每天,除了市卫健委担纲发布当日病例情况、医疗救治情况和全市防控措施外,另有1-2家单位负责“主发布”,并和其余2-3家单位共同回应记者提问。
“其实也简单,我们自己就是市民,我们想知道的,一定也是很多人想知道的。”黄亢说,除了将心比心,团队每天花大量时间关注12345市民热线以及网友在“上海发布”下的留言,也向中外媒体开放沟通渠道。
买口罩得顶着寒风排着长队去抢购,买绿叶菜要开闹钟一早起床去秒杀……疫情暴发后不久,关于市民“买买买”的焦虑,发布会几乎每天都有委办进行回应;
“慢性病人可开三个月长处方”“临牌车辆在上海道路通行时间延长”“不用拒收快递,所有外地来沪邮件快件消毒”……宅家抗疫的日子,各项便民措施,在发布会上得以详解;
疫情何时出现拐点,疫苗研制是否有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等,先后带来科学界的权威信息;
随着疫情趋于平稳,城市渐渐苏醒,各项复工复产复市的举措,在发布会上唱起主角。从2月21日起,发布会与市健康促进中心合作,增加了常驻健康科普专家,10天以来,上海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率领的团队精心设计内容,从出行防护方式到办公室工作指南,从青少年用眼卫生到宅家锻炼方案,每一条内容实用清晰。
“零距离”,也体现在话语方式的改变。
海派风格做事,一向低调谨慎,不喜张扬。发布会团队坦言,起初,不少委办还是有所顾虑,一方面是忙于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怕“特殊时期”万一表达欠妥引起误会。经过一个月的磨合,情况变了样,不少委办主动来预约档期,主动为市民答疑解惑。迄今,市商务委已经出席了7次发布会,从紧缺物资如何进口、市场供应是否稳定,到餐饮行业何时恢复堂吃,理发店的“Tony”老师们何时归来,成为信息量十足的“出场王”。
周四下午4时,记者走进新闻发布处办公室时,发布会团队正在给周六出席的淮海集团支招,“老字号没有客人着急,有了客人,客人在门外排长队造成人员聚集,也着急……多准备贴近市民的案例,切入点要小一点。”每次会前,发布会团队一方面会协助发言嘉宾,了解记者关注热点,尽可能详尽地准备背景资料;另一方面,也会提醒发言嘉宾,讲话稿一定要挤干水分,避免空话套话。“发布会时间有限,各委办可能只能回答一个问题,但他们准备的资料可能有几千字。”张沁告诉记者。
发布会召开至今,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无论是提出“上海人怕死,才能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600号男神”、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谢斌,还是叮嘱市民“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千万不能放松措施”的“疾控女侠”、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还是“一米是爱你的距离”的“科普一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崔松,都以专业而亲民的形象,令被疫情困扰的人们眼前一亮。
“零距离”,还体现在发布会积极拥抱世界的开放心态。
目前,70余家外国新闻机构在沪派驻记者,路透社、彭博新闻社等媒体多次通过场外提问的方式,关注特斯拉上海工厂何时复工、上海隔离措施是否会放松以帮助恢复经济活动等热点话题,并在发布会上得到回应;瑞士德语广播电台、日本NHK等机构则多次来到现场采访。1月30日,针对外媒普遍关注的口罩供应问题,市政府新闻办与市外办联合邀请20多家境外媒体赴松江区上海大胜卫生用品制造有限公司现场采访。
2月20日,发布会现场响起了东京电视台记者的提问:为什么上海可以做到新增感染人数为零?目前进行的防疫措施与生活经济间的平衡是如何考虑的?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郑锦回应:上海正积极有序复工复产,道口流量、城市通勤等已逐步回归常态,上海始终以确保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和市民生命健康安全为目标,并筑牢“三道防护圈”。
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尹欣笑言,虽然忙碌已经成了惯性,但和所有人一样,大家都期待着发布会结束的那一天早日到来。属于新冠肺炎病毒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那个“零”,才是所有人最期盼的。
相关链接
来自新闻发布会的疫情防控信息
■长三角区域疫情防控健康码有望互认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在研究长三角区域内疫情防控健康码互认和统一问题,在健康码制定标准、使用范围、互认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
■发烧回沪怎么办?
有湖北旅行史、居住史,或者与相关重点人员有密切接触史者,如无发热等症状,可选择居家或者集中隔离观察;如有发热等症状,将安排专车送至指定发热门诊就诊。
■有条件返还失业保险费
为切实减轻疫情对企业影响,今年上海继续对不裁员、少减员、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返还单位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这项政策实施后,预计全年将有约14万家用人单位受益,减负约26亿元。
■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
今年起将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年度(含职工医保年度)的起止日期调整为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推迟3个月(2019年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年度顺延至2020年7月1日)。
■社会保险缴费期可延长
因受疫情影响,对本市社会保险参保单位、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未能按时办理参保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业务的,允许其在疫情结束后补办。
■各医疗机构急诊24小时正常开放
全市各医疗机构急诊24小时正常开放,急诊手术照常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门急诊正常开放。
■发热门诊和其他诊区隔开,生病不用害怕去医院
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其发热门诊和其他诊区是隔开的,并且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完全可以正常就诊,就诊时建议佩戴口罩。
■启动“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开通热线电话
防控疫情期间,启动“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开通热线电话33672885、33682885,同步成立网上门诊“新冠工作室”,为有发热等症状的市民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减少市民到医院就诊。
■24小时战疫心理专线疏导焦虑
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谢斌介绍,上海的心理援助热线除了12320-5以外,还开设了“战疫心理专线”021-55369173,全天24小时开放。
■27类公证可在“一网通办”“随申办”办理
出生、死亡、国籍、学历、纳税状况等27类公证事项,可以直接通过“一网通办”平台或“随申办市民云”,申请网上办理。
■居住证视有效期限将予自动签注
居住证有效期限为今年1月1日以后的,系统后台将予以自动签注,持证人无需前往社区服务中心办理。《户口迁移证》因疫情防控原因超过有效期限的,本市公安机关予以认可。
■居家隔离期满社区卫生中心可开解除证明
隔离期满后,实施隔离观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将为其开具《重点人员隔离健康观察解除告知单》。
■减免部分中小企业两个月房租
本市已落实对中小企业减免租金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房产,免除2020年2月、3月两个月租金。
■确保特殊孩子随时都有人管
疫情防控期间,本市对特殊儿童实行一人一档、一日一问、一日一报管理,避免出现盲区,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因疫情导致儿童无人监护的情况,确保任何时候孩子都有人管。
■去过确诊病例有关场所?不必过于担心
上海对各种区域和公共场所、交通枢纽、公共交通工具等普遍加强了预防性消毒和环境整治。获悉信息以后,相关单位对这些区域和场所进一步加强了环境消毒。见习记者 张泽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