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上海最大民营产业园开发商减免租金 一张卫星遥感图引发关注 学校在线答疑 毕业班学生安心 生意去哪找?订单如何完成? “上海造”额温枪10天问世
第5版:要闻 2020-03-01
企业团队日夜攻关+ “店小二”精准服务

“上海造”额温枪10天问世

“额温枪测温性能结果符合国家标准!”2月21日,一份来自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的专家报告,让云汉芯城开发团队爆发出阵阵欢呼,连日奋战的艰辛劳累顿时烟消云散。这意味着他们紧急研发的用于疫情防控的手持体温测试仪,已经通过国家标准的测温性能测试,具备了量产条件。

而此时,距离他们正式接到上海市经信委的委托仅10天。

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这样的上海速度,离不开企业团队的日夜攻关,也得益于“店小二”们的精准服务。

“可能只有你们能做成”

“刘总,你们能生产额温枪吗?”2月10日,云汉芯城总裁刘云锋接到临港松江科技城公司副总经理杜玉梅的电话。

特殊时期,随着各家企业逐渐复工复产,上海对额温枪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亟需本地企业研发生产。市防疫领导小组在全市寻找研发生产企业,最终,通过市经信委找到了临港松江科技城。

接到电话,刘云锋一愣。作为电子产业的供应链服务平台,云汉芯城从未独立做过产品。而且2月10日企业刚刚复工,大部分员工还处于隔离期,只能远程办公。

“现在几乎所有企业都是这个情况,不难也不会找到你。”杜玉梅的语气有些急切。她知道,虽然云汉芯城平时主要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但研发生产优势也很明显——拥有技术团队,可以提供产品方案咨询;拥有电子元器件采购平台,可以满足一站式采购供货;也拥有工厂,可供客户小批量的打样研发需求。“防疫特殊时期,这事儿可能只有你们能做成。”

首批样品一周就下线

2月11日,云汉芯城正式接到上海市经信委关于开发研制一款用于疫情防控的手持体温测试仪的委托。

从做平台“转行”做产品,此时,公司研发团队已经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两个项目组同时开工,一个采用进口器件方案,一个采用国产器件方案。软件、电子件、结构件、采购四个微信群同时开聊,清晨5点还在群里分享文档。大家集体远程办公,白天黑夜都在打电话,前两天通宵奋斗,之后几乎每天奋战18小时。为了完成原理图的绘制,项目核心成员最长36个小时没有合眼。

“这是我做过的最特别的项目,完全不用我们去跟进度,恰恰相反,是研发团队在不断地向公司提需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想把产品尽快做出来。”刘云锋说。

产品技术选型、物料采购、结构组件、软件设计、生产组装、调节测试……一系列复杂的供应链生产流程,原本可能需要几个月,如今不到十天完成。每个人的眼睛都熬得通红,2月17日,云汉额温枪的首批样品顺利下线。

市区“店小二”精准协调

云汉团队日夜奋战的同时,也有更多人积极参与到生产工作中来。电子零部件、3D打印外壳、检测校准、物流运输……额温枪的研发生产需要多个环节,经过市区两级“店小二”的协调,不少企业纷纷加盟。

同样位于临港松江科技城的3D打印企业上海联泰就负责额温枪的外壳制造。刘云锋介绍,如果外壳采用传统开模方法,周期至少要20天,而3D打印一天不到就能完成,工艺也更精致。“不出园区,我们的外壳就做好了。”

样品初成,还需要一款名为“黑体辐射源”的小众产品,用于校准温度计量精度等。很快,上海一家企业供货,临时购买的测试设备已加急在路上。“在生产研发的过程中,上海市经信委和松江区经委给予我们很多帮助。”刘云锋说。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集聚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与生态圈。”松江区经委主任陈容告诉记者,在这次防控疫情的过程中,松江大中小企业都发挥各自优势,“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找到每个点上需要的企业,形成课题组或项目组。”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