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老兵心路见证燃烧岁月 巧思胜诸葛,绝境中逢生 “蒙上了一层幸福的光环” 新书速递 城市“歌手”的一次闪亮登场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0-03-01

城市“歌手”的一次闪亮登场

———评张烨主编的《上海诗歌精选》

◎孙琴安

一个有目共睹、不容争辩的事实是:近些年来,上海的诗歌正以其自身特有的光芒照射社会,惹人注目。不仅诗歌活动丰富多彩,而且优秀的诗人诗作层出不穷,频频亮相,令人目不暇接。为了激励上海诗人的创作热情,上海市作家协会特地每年都评选出年度诗歌作品,以此奖励上海诗人,推动上海的诗歌发展。为了让更多的公众了解这些获得年度奖励的诗人诗作,上海作协又委托诗人张烨主编了《上海诗歌精选》(2013—2016)一书,新近出版。

因此,这本诗选与以往通常所见的上海诗选有所不同,至少有两个限制:一是所选对象,必须是获得年度作品奖励的诗人;二是时间节点,必须是2013年至2016年之间的诗作。纵观全书,入选者凡十九家,其中有饮誉诗坛的名诗人赵丽宏、张烨、徐芳、缪克构、徐俊国,也有声誉渐隆、日趋成熟的实力诗人杨绣丽、袁雪蕾、季振华、西厍、王崇党、冬青、於志祥、安谅;有诗风奇异、技法新颖的先锋诗人李天靖、肖水、施茂盛,也有来沪打拼作出贡献的诗人陈仓、孙思、张定浩。总之,此书容纳了各方诗人,包容了各种风格和流派的优秀诗篇,体现了开明睿智、海纳百川的博大情怀。

这种不拘一格、各种诗风均加以收选的包容性,无意中形成了此书的一大特色。古来诗歌选本很多,不少都从一种诗风和流派出发来加以选诗的。如清人王士祯从“神韵说”出发,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标准,推出《唐贤三昧集》;沈德潜从“格调说”出发,以“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为标准,推出《唐诗别裁集》;后翁方纲从“肌理说”出发,又推出《七言律诗抄》等。即使改革开放之初出版的《朦胧诗选》《新诗潮诗集》等,也是从一种思潮和流派的角度出发来加以编选的。而张烨主编的《上海诗歌精选》,却把不同流派和风格的诗歌都能兼容并蓄,平等相待,确实不易。特别是肖水的诗,语言叙述非常新颖奇特,表现风格相当极端另类,他本人也把自己的部分诗称为“未来文选”。一般人根本接受不了,张烨非但选了他的诗,而且数量还比别人多。因为在张烨看来,不管什么时代和流派,都有好诗;凡好诗,她都选。这就使此书不专注一种风格,而是多元化,多风格,呈现出上海诗歌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发展。

此书的另一大特色,便是“精”。书名号称《上海诗歌精选》,焉能不精?为此,尽管都是年度获奖作品,不论资历甚深或诗坛新秀,每人都受篇幅限制,只能精选。根据我的判断,张烨有部分诗可能让诗人自己去选,即便如此,仍是精选,因为这些诗篇毕竟都是从获奖作品中再加遴选的,都是代表诗人中的代表作,不得不精。在我的眼光里,西厍的《标本馆》《寒山水》,杨绣丽的《许愿词》《此刻,西湖是宇宙的一颗星》,袁雪蕾的《莲花》《所有的路都用来回家》,张烨的《夜过一座城市》等,都算得上是精品之作了。当然,此外尚有徐俊国《致万物》、王崇党的《井》、安谅的《飞翔的姿态》等,有些组诗也有一定的分量感,兹不一一罗列。

正因为编选者在选诗过程中,有着多元化的理念和一定的精品意识,才使此书有了以上两大特色。另需提及的是,作为主编的张烨,在编选过程中把大量的篇幅让给了肖水、张定浩、王崇党等年轻诗人,而自己仅选了四首,所占篇幅最少,这种谦让精神,不得不让我肃然起敬。

一个时代需要自己的“歌手”,一座城市也是如此,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更是如此。既然上海已经拥有了这样一批优秀“歌手”,那就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声音吧。不管他们的音色、音量和演唱风格如何,却总是他们的心声,也是这座城市的声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