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云端有生机 沪上书店陆续恢复营业 云来云去  越来越爱
第9版:文体汇 2020-03-01

云来云去 越来越爱

上越名家每周六为武汉戏迷上网课

邓华蔚出演的《花中君子》剧照

昨天下午2时整,上海越剧院一团党支部书记吴柏伟看着电脑屏幕,晓青、菜菜、卫然……一个个网名跳出来,准时加进了他的线上会议室。这是上越专门为疫区戏迷推出的“越爱飞扬,情系武汉”网络越剧课堂,一周一次,昨天下午已经是第四期。

虚拟的会议室里,有4位上越的老师,15位武汉当地的越剧迷,戏迷魏蜀慧说:“大家每天在群里讨论、练唱,就盼着周六早些来,上越雪中送炭的善举鼓舞着我们,让我们在痛苦的时候感受到了希望。”

流派传人普及越剧

1小时讲座,15分钟互动,有人录音,有人做笔记。昨天的主讲人邓华蔚是越剧吕派创始人、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吕瑞英的学生,她着重给大家讲解了《打金枝》《花中君子》两出吕派代表作。唱完一段《我本是金枝玉叶驸马妻》,她开始详解:“转肩膀、抬头、再转眼神,是有分解动作的。”吕瑞英老师教的话,她铭记至今,“演升平公主,最重要的是骄、娇二字。”

邓华蔚介绍了吕瑞英一戏一腔的特点,甚至连过门都非常讲究。在《花中君子》“别弟”一折里,弟弟说出“要卖卖我!要卖卖我!”两句念白之后,感情达到一个高峰。每一次唱到这里,邓华蔚都泣不成声,吕瑞英曾告诉她,这里哪怕唱断了、唱破了也不要紧,观众的欣赏与演员的表演是同步的。戏迷蔡望荣课后忍不住说:“邓老师你教得太好了,我听了都要流泪了。”

越韵抚平烦躁心灵

早在元宵节前,吴柏伟就和同事邓华蔚、顾爱军筹划,想为湖北越剧迷做些什么。他联系上武汉老友戴晓筠后,双方一拍即合,迅速召集到15名越剧迷,为困在家里的他们上起了网课。原定第一期课程在2月15日进行,大家觉得太晚了,于是,第一期流派简介课就在12日率先开班了。下了课,微信群里的消息一下子刷屏了,“让我们学唱越剧少走了很多弯路”“讲得浅显易懂,业余爱好者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见右下图)

这群戏迷的老师胡晓青也重新当起了学生,今年72岁的她原是武汉越剧团演员,如今在洪山区老年大学教学。听了4期网课,她感觉对自己教学也很有帮助,她的学生大部分是武汉人,学越剧首先要训练他们的咬字发音,其次才是唱腔身段。如今,这帮越友已经可以撑起一台演出,大家对越剧的热爱也感动着胡晓青,每天在群里纠正指导学生们的唱段。

疫情过后相约线下

昨天的课后彩蛋,是越剧名家方亚芬现身网络课堂。下周六,她将作为袁派传人来给大家讲解示范袁派剧目,所以提前来征求大家意见想学什么戏。戏迷纷纷“表白”,蔡望荣说看了方亚芬在武汉演出的《祥林嫂》,兴奋得几天没睡着觉。戴竹筠激动得一时口误把方亚芬喊成了“袁老师”,她的父母都是武汉越剧团演员,看了电影《红楼梦》之后开始痴迷越剧,最近她正在学习《玉卿嫂》里“我本是清白人家出身好”一折,希望下节课可以汇报几句,请方亚芬指点。

魏蜀慧说,老年大学的同学都是上越的粉丝,大家经常跑到上海看戏。对于疫情过后的最后一节课,吴柏伟已经有所设想,上越可以到武汉,或者武汉朋友们来上越,从线上到线下,面对面交流一次,以越剧独有的魅力去温暖武汉越剧爱好者。 本报记者 赵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