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党员夫妇交10万元特殊党费 九旬教授携妻捐款100万元 “帮他们转身,找到光明一面” “关爱员”奔忙 高龄独居不慌
第6版:要闻 2020-03-01

“关爱员”奔忙 高龄独居不慌

长宁区特殊“老伙伴”受多方照料解决日常生活后顾之忧

张振海(右)和卜永福(左)正在为石宝仁讲解本报记者王凯摄

2月28日下午,长宁区周家桥街道周一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张振海和“老伙伴”志愿者卜永福,来到虹桥馨苑92岁独居老人石宝仁的家中,送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等防控宣传材料并慰问老人。66岁的卜永福是石宝仁的结对志愿者,两人住在同一栋楼,在微信上每天都有互动。卜永福隔三差五还会打电话或上门关心老人,看对方需要些什么帮助。

在长宁区这样一个深度老龄化的中心城区,截至2019年底,全区共有独居老人13314人,其中80岁以上6571人。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社区高龄困难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各街镇发挥“老伙伴”计划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居委会干部等2596位“关爱员”队伍作用,加强邻里互助和志愿服务,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采购员”们为一些无法出门的重点关爱对象提供代领口罩、代送菜、代买生活物品、代配药等人性化服务,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就医不耽误

2月4日晚6时许,江苏路街道南汪居民区党员志愿者洪建华获知,独居政宁小区的一位80多岁老人突感身体不适,但在疫情时期,老人心存顾虑,婉拒了志愿者陪伴就医的好意。居委会第一时间联系老人安抚情绪,动员他在社区志愿者的陪同下及时就医、理性就诊。第二天一早,老人在居委会干部与洪建华的照护下,前往华东医院就诊。

虹桥街道建立了“1+1+1”独居老人关爱工作机制:每周1次居委会的关心;每周1次志愿者的关心;居委会每周上报1次关爱工作情况。为让困难老人安心居家,周家桥街道购买了170箱方便面送给社区中的高龄、残疾等困难老年群体,以备不时之需。

助餐不落下

在落实送餐员防护措施的前提下,长宁区7个街镇(华阳、周家桥、天山、仙霞、虹桥、北新泾、新泾镇)通过社区食堂及助餐企业,坚持送餐上门,解决独居、行动不便、生活困难等老年人在疫情期间的“一餐饭”。

周家桥街道祥和社区食堂每天消毒4遍,送餐员每天全副武装后送餐到各小区门卫处,居委会干部及志愿者中午取餐后送餐上门,保证社区高龄、独居等85名刚需老人的用餐。针对小区封闭式管理,天山街道制定送餐标准化流程,严守“送餐员体温测量登记、送餐工具每日消毒、发放小区出入通行证、无接触送餐”四环节,确保服务安全高效。

而在虹桥街道,各小区为老年送餐服务开辟“绿色通道”,方便送餐员及时将餐品送达老人家中。

失智不失“乐”

“虹桥记忆家”认知障碍家庭支持中心此前一直为虹桥街道社区内132户认知障碍家庭提供服务,疫情发生后中心实体服务暂停,创新推出“线上·记忆家”,通过DIY居家认知训练活动、打卡做操、线上健脑、分享唤醒/助眠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在线知乐课堂”活动,为认知障碍老人打开新世界。

中心同时推出“在线认知障碍家庭顾问”服务,老人和家属可以通过“尽小美-家庭支持小秘书”微信客服、“就爱你”服务热线4000-580-921(谐音“4000-我帮您-就爱你”)、记忆家工作人员3种途径咨询,让“线上·记忆家”带给老人不变的爱与陪伴。

独居不孤独

疫情突来,可把天山街道延西老年协会分会的谢茂秀急坏了。她戴着口罩积极参与居民区的预防疫情工作会议,并向居民发放防疫宣传资料,为独居老人采购生活用品,全然不顾自己也是一位需要照顾的老年人。

虹桥街道通过街道老年协会、“老伙伴计划”核心志愿者等微信工作群,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切实提升老年人自我防范意识,同时做好独居老人居家安全提示。

江苏路街道及时启动“乐龄互助”计划,通过各类志愿服务力量对辖区老年群体开展精神慰藉,提醒老人子女加强关心问候,确保老人平稳度过此次疫情。

本报记者 屠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