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逍遥游(书法) 也说在太原吃“头脑” 一个月省了300元 土豆之歌 印在骨子里的经典 我与王蒙先生的不解之缘
第16版:夜光杯 2020-10-19

一个月省了300元

郑自华

朋友老蔡退休后迷上了苏黄米蔡(宋代四大书法家),整日和笔墨纸砚打交道。太太小王说,老蔡十指不沾阳春水,油瓶倒了也不扶。老蔡除了每个月拿点零用钱,养老金全部由太太管。三年前,太太生病,每个月看病要花不少钱,虽然有医保,有些药还是要自费,家里的经济一下子拮据起来。

老蔡掌管家里的经济大权以后,对家里的经济状况做了全面分析,夫妻俩的养老金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开源节流,开源是不可能的了,只有在节流上下功夫了。开门七件事,样样都和金钱有关,家里每个月最大的开销就是小菜钱。国人喜欢将“菜”说成小菜,其实,菜金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大宗支出。都说牙齿缝里能省钱,可是太太生病,营养也必须跟上,看来这小菜钱蛮难省的。

有段时间,老蔡到处打听,什么地方菜价便宜。有人告诉他,那些快要动拆迁基地价格最便宜。好在退休工人有的是时间,老蔡舍近求远,骑了20多分钟的自行车,来到一个动迁基地,那里根本算不上是菜场,就是几个箩筐,十分简陋。老蔡事先将自己家里附近菜场的价格背了烂熟,一比较,价格至少便宜两到三成。虽然老蔡骑车花了不少时间,依然觉得很值。老蔡每次去菜场,他喜欢和摊主聊聊天。时间长了,摊主给的菜新鲜,分量也足,价格自然也便宜。老蔡最喜欢和卖水产的摊主茄山河。他一边聊天,一边关注着大盆里面的鱼。突然,他拎起一条鱼,对老板说,这条鱼快要死了,你就按照死鱼价格卖给我吧。老板愣了一下,知道碰到高手了。只得顺水推舟卖给了老蔡。时间长了,摊主知道老蔡家的实际情况,就会主动将快要死的鱼虾给老蔡留着。这样,老蔡家里饭桌上差不多天天都有鱼,或者虾。老蔡买菜不跟风,不买新上市的时令菜。有段时间蔬菜价钱贵,就买荤菜;肉价贵,就买梭子蟹。每年蚕豆刚上市的时候,卖到15元1斤,由于蚕豆是时令菜,此后一天一个价,价格呈下降趋势,半个月以后,10元可以买到七八斤,甚至可以买到10斤。老蔡在后期多买一点,去壳放在冰箱里面。然后香葱炒蚕豆、蒜苗炒蚕豆、豆瓣咸菜汤,不仅可口,而且营养价值也高。

老蔡将自己每天买菜省下来的钱写在账本上。写了两天,觉得眼神不济,计算也麻烦,于是改为将每天省下来的钱放进储蓄罐里,今天五块八毛,明天九块一毛。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个月下来,老蔡把第一个月省下的菜钱从储蓄罐里拿出来清点,竟然有300.90元。300元并不多,却是太太每个月养老金的近十分之一。老蔡觉得很有成就感。于是,老蔡更加起劲,好在老蔡居住的地区是动拆迁大区,动拆迁是常态,老蔡认为无非是自行车多滚几下而已,多跑几家菜场,多跑几个摊位,反复比较价位。老蔡相信,一天省一把,三年买匹马,困难总会过去的。

老蔡说,以前只知苏黄米蔡,现在钻研油盐米菜。几年下来,才觉得油盐米菜是沉甸甸的。有人嘲笑他斤斤计较,老蔡说,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用了算和算了用是大不一样的。虽说现在进入了小康,但也没有富裕到随心所欲的地步,尤其是那些年老多病的家庭,更加需要精打细算。

老蔡很有悟性,通过搜索知道怎么烧菜,如何做到有荤有素,营养合理搭配。只要看看她太太红润的脸色,就知道老蔡将这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是多么不容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