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珏
一直以为,马拉松是一项只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专业运动员才能参加的运动,直到馨怡报名参赛,才彻底扭转了我的这一误解。而如此众多的奔跑着的素人,那么欢乐,亦是那么坚韧,真是完美诠释了平等、友谊、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
初识馨怡,是八年前在病房里。有病友相告:隔壁病房来了个纠结的主,你去劝一下?精气神十足的馨怡,怎么瞧都不像个病人,她说太出乎意料,工作都没有安排好,再说手术方案也是要与医生好好商讨的。那天我们聊到很晚,从工作到生活,从手术到术后康复,时而颔首,时而流泪,自此,成为了相互抱团取暖的莫逆之交。
术后半年,馨怡第二次住院,做了另一个肿瘤切除术。一年内两度罹患恶性肿瘤、经历三次大手术,我们以为馨怡会难以支撑。但她,倒是从未消沉,依旧是笑意盈盈、云淡风轻地参加每一次聚会,且每次都说些有趣的事。
半年前,跟馨怡一起参加烘焙活动,两人紧挨着边使劲地揉着面团,边聊着天,她说考虑参加今年的“上海马拉松比赛”。我着实一惊:那么大的运动量,搁平常人都是可望而不可及,更何况曾经大病一场的我们!馨怡说:其实吧,七年前、也就是术后十个月,我便开始了平生第一次的“素人奔跑”。初衷很单纯,只是为了家人,希望能够重新拥有健康。
“上海马拉松”开赛那天,我们组织了浩浩荡荡的亲友团,一伙人在路边喊着“加油”、跟着奔跑,直到被维持秩序的警察劝阻,仍旧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那天的马拉松跑道上,也有着我的另外两个朋友:小学同窗和大学学妹。他们都是多次参加“上马”的素人,也都是企业的高管,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或者体质比较弱,想要有充沛的精力去应对工作,所以开始跑步的,而运动给予他们的,除了健康、更有意志力的磨练。
奔跑着的馨怡,那样地矫健与朝气,尽管已是十分疲累,她仍不忘比着“胜利”的手势,给我们一个灿烂的笑。大家哭得稀里哗啦,仿佛在赛道上奔跑的是我们自己——是啊是啊,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马拉松,同样会有困顿、会有艰难,甚或会有绝望的时刻,但唯有突破自己的极限、奋力向前,才会有曙光乍现!
有一种很诗意的说词,说马拉松是“用跑步去丈量这个城市、近距离地感受这个城市”。尽管这个“丈量”和“感受”,需要的是超乎寻常的毅力,但作为“素人”运动者,在奔跑中体味这个城市的温度、翻阅这个城市的景致,从而获得不一般的人生,这确实是一件非常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