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苒苒
“A4腰、漫画腿、锁骨放硬币、少女肌……”这些词,熟悉吗?
随便打开一篇介绍明星的文章,你都会看到这样的夸奖“标准化”用词。甚至,不少地方还会将容貌出众和“高素质”“勤奋”“成功”放在一起说,无限渲染焦虑。难道,腰胖一点、腿粗一点、皮肤没那么光滑,就是不美又不自律的存在?未来就会因此黯淡无光?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要依法整治各类医疗美容广告乱象。意见稿提及将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疗美容做推荐以及使用患者名义或形象进行诊疗前后效果对比等医美广告乱象。对这股助长“容貌焦虑”的风潮坚决说“不”。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最基本的人性。但是刻意制造“容貌焦虑”,这就是套路了。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向客户宣扬“颜值即正义”“长得好才能嫁得好”等理念,部分医美机构扩大业务量的惯用伎俩实际就是贩卖焦虑,是在容貌焦虑的基础上火上浇油,将潜在客户变成态度坚决的求美者。
容貌焦虑其实古已有之,揽镜自照、顾影自怜——对自己的容貌不满意,甚至不惜牺牲健康去改变外表:古有裹脚,现有削骨、过度减肥。即便是没到伤害身体的程度,心理上的困扰也是存在的。寻求医美机构减缓焦虑,却往往会陷入商家预设的圈套,甚至于饮鸩止渴。
在社会活动频繁的当前,对美貌的追求更为普遍,各类医美广告乱象呈现泛滥之势。依法整治制造“容貌焦虑”等乱象,就显得尤为紧迫。医美广告得到规范,医美服务才会变得更适度和更安全。
反容貌焦虑,不是叫所有人都以不修边幅、邋里邋遢为荣,也不是叫人失去自知之明,逼着别人承认自己美若天仙;而是“我知道自己不完美,但我仍然爱自己、全然地接纳自己”。明明这么普通,可我就是这么自信——其实自信,才是最好的化妆品,是让人闪闪发光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