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面馆老板蒯惠军
光顾面馆的人不少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刚听说中华路地块要征收的消息时,58岁的蒯惠军心里有些忐忑。
昨天午市时分,东刘家弄4号祥和面馆人气十足。不起眼的小店里,43个座位几乎坐满,点单的客人排着长队,蒯惠军一边招呼一边收银,忙得停不下来。
25年前,这家最初只有10.8平方米的面店,也是老蒯的三口之家。从两张台子做起,他和妻子起早贪黑,不但养大了女儿,还挣下一套140多平方米的房子。对这家店的感情,可想而知。
“早上加中午,一天能卖300多碗面。”开了25年的老店要关门,老蒯很舍不得。但他说:“做人要懂感恩,动迁我投了赞成票,几十年的老街坊,希望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开面馆 人生转折
“那时候家里太小,父母睡床,我们夫妻就拆了门板睡地。”回忆起当初那段局促而尴尬的日子,蒯惠军很是感慨。“5家人共用卫生间,3家人共用厨房。上厕所慢了、做饭油烟多了、水表用水不均了……都会吵起来。”最不便的是洗澡。“只能打盆水冲一下,或干脆到澡堂去洗。每天还要倒马桶。后来实在没办法,父母就回苏州老家了。”
同一屋檐下难免有矛盾,但邻里间也有温馨回忆。蒯惠军说,以前大家喜欢串门,遇到困难也会互相帮忙。“那会儿家里条件不好,吃饭时还会有邻居送块肉来。”
1996年,木工出身的蒯惠军从上海第十三棉纺织厂下岗。生活最艰难的时刻,街道、区房管局向他伸出援手,帮他们夫妻开了这家面馆。
“刚开始就两张台子。因为房子太小,我就做了一张1.5米的折叠床,白天合上后省下的地方可以放一张台子,另一张台子就只能放在门外。”
为了提高手艺,蒯惠军到各个面馆去尝味道,回来不断研究。随着面的口味越做越好,生意也越来越火。后来,他又先后租下了隔壁的两间房扩大店面,慢慢地,竟做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小店。
夫妻俩特别能吃苦,一年里除了过年基本不休息。前些年,他们用开店挣的钱在宝山买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新房。按说女儿已成家立业,夫妻俩也该享享福了。但这家面馆,两人还是放不下。他们每天4时就起床准备食材,一直干到下午2时结束营业回家,晚上再用手机订好第二天要用的菜品,确保食材新鲜。
面馆做大后,招了4名小工,但下面和烧浇头的活,蒯惠军始终亲力亲为。除了保证味道,“和气生财”是老蒯的另一个法宝。“看到打工的人,我都会给他们多加点面,要让人家吃饱下次才会来嘛!”他笑着说。
懂感恩 回报社会
蒯惠军是个懂得感恩的人。这一点,从他的面馆就能看出来。
去年新冠疫情袭来,白衣天使驰援武汉。全社会都对这些“逆行者”充满感激。老蒯的感激很实在:疫情后开业不久,他在面馆门口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援鄂白衣战士凭有效证件来本店消费全部免单”。
走进面馆,一眼就能看到,墙上挂着好几张抗疫医护人员的照片。里面一间的墙上,还挂着一张裱起来的《上海医疗队武汉战疫图》。这是去年3月19日的新民晚报手绘版面。
蒯惠军是晚报的老读者。他说,去年疫情期间,店关了,心里很焦虑,后来从晚报上看到,上海派了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去武汉抗疫,敬佩之余,总觉得自己也应该做点什么。“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这些白衣天使的付出,不可能有现在的好日子。我想对他们表示一下感谢,但可惜一直没有白衣天使来吃面啊!”
这些年老城厢的变化,蒯惠军在店里也能感受到。“以前的老邻居来得越来越少了,很多人都搬走了。”他有预感,说不定哪一天,这面馆也要关。但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这次旧改征收,意味着开了25年的面馆要收摊了。蒯惠军明白,就算换地方再开,老客人大多已散了,重新积攒口碑并不容易,但他还是投了赞成票。“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当初没有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不会有这家面馆。动迁是为老百姓做好事,我肯定支持!”
说到未来,蒯惠军希望能在附近找家店面,再做两年退休。“退休后的生活,我也想好了,当志愿者,为社区再做点事。”
本报记者 屠瑜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