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云)2019年底,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地块启动城市更新建设;明年6月,这里将出现一个开放性创新型社区,为长白社区带来崭新文化和商业服务。其中,一座原汁原味复刻“二万户”生活场景的展馆,将为市民完整保留当时的城市记忆。
“二万户”是一个打着鲜明时代烙印的存在,那是上世纪50年代城市美好生活的象征。可时过境迁,这一大批两层楼房都老了,不再能满足人们对新生活的追求。随着旧改不断推进,“二万户”终将成为过去。然而,老房子里富有人情味、具有上海地方与时代特色的生活图景并不会因此消逝。在昨天杨浦区2021年“大家微讲堂”之“百年党史大家说”第五讲中,记者了解到上海首批“二万户”小区,同时也是上海最后一个“二万户”旧改地块——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的前世今生。
四面合围的公共空间里,踩着咯吱作响的木楼梯,你家孩子到我家“蹭”口饭,我家孩子到你家跳皮筋,小伙伴们在厨卫合用的两层小屋里一起长大,结下深厚友情,大家知根知底,常常夜不闭户……这是228街坊老住户记忆中的生活。这样的烟火气,这样的邻里情,怎么舍得说放就放?2016年,居民搬离228街坊前自发组织的“百家宴”上,大家依依不舍。
在昨天的直播讲座中,长白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孙辉回忆,在228街坊以首创的“三个100%”——居民意愿征询同意率100%、居民签约率100%、居民搬迁交房率100%模式实现“整体协商搬迁”后,杨浦区和长白新村街道倾听专家、搬迁居民和周边居民的意见,决定改变以往的房地产开发思路,保留和延续当年为改善人民居住条件而兴建街坊的初衷,最大化地释放地块的公共服务功能,让最后的“二万户”地块以另一种方式反哺社区、滋养城市。
如今,228街坊地块的城市更新建设正如火如荼。据孙辉和项目总建筑师沈晓明介绍,其中两幢老宅将完整保留外立面和建筑结构,曾经一楼和二楼人家共用的一楼厕所、厨房也将复原。从旧改基地征集到的家具、收音机等老物件,将来都会陈列出来,让年轻人在这个“二万户”展馆看到上一辈的客堂邻里生活。其他老房子修缮复建后将引入餐饮、文化、健康等社区配套设施,并通过新增的1.8万平方米面积吸引双创青年入住,打造“街区智库”,为这个“杨浦区唯一不通地铁、没有咖啡馆”的老旧社区注入新的活力。
据负责项目运作的杨浦科创集团介绍,明年6月,“二万户”展示馆和文化、商业配套设施将率先完成建设,让“二万户”的城市记忆以崭新面貌重现,彰显“人民城市”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