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让地铁通勤族感受“山河”壮美 一个上海味道的爱情故事
第11版:文体新闻 2021-12-20
海派名家乐震文张弛作品展亮相轨交陕西南路站

让地铁通勤族感受“山河”壮美

《网师园听秋》 乐震文 作

本报讯(记者 乐梦融)上海的地铁乘客足不出“沪”,也能饱览山河壮美、四季变幻。《锦绣河山:乐震文、张弛伉俪写生作品展》近日在轨交陕西南路站的文化长廊亮相,让来往的通勤族们感受艺术的魅力。

这是上海轨交“海派名家地铁行”文化品牌再度迎来海派名家的作品。《锦绣河山》展览共展出20件作品,陈列于陕西南路地铁站6号口附近。这条“文化长廊”长约50米,处于12号、1号、10号的三线换乘区域,日通勤人次近百万。长廊边,有大屏播放两位海派名家的采访视频。

《春风和致》《网师园听秋》《赤水溪》《雪域古堡》……这些作品或激情四溢或宁静祥和,绵绵细雨下的亭台楼阁、大别山顶的一览无余、月色下的惊涛骇浪、山峦环绕下的宁静村落,为繁忙的地铁空间铸就了一道道美妙的“人文风景”。乐震文作品中的江南景致,比人们熟知的江南多了几分意趣与诗意。他说:“江南之美,美到让我不能自拔,笔墨唤醒了属于我的江南,在这喧嚣的城市楼林中保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自然。”张弛2019年为国庆70周年创作《海上揽胜》七十米长卷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公开展出,轰动艺坛。她的作品《四明山》中,古村落、石墙瓦片错落有致,恍惚间犹入世外桃源,那是她母亲的故乡,也是她内心轻盈曼妙的江南。

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772公里、19条线路、460座车站的轨道交通网络,运营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上海轨交积极实施“文化进地铁”工程,致力于打造“看得到作品,听得到音乐,悟得到精神,学得到知识,感受得到文化氛围”的城市“第二空间”。今年新春,汪观清“大武有力”铜牛雕塑落户人民广场站。以此为契机,上海轨交创立了“海派名家进地铁”品牌项目,将海派艺术和传统书画融入车站空间。申通地铁公司表示,将携手更多优质艺术家,共同传承城市历史文脉,讲好城市精彩故事,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日前,两位艺术家将作品《临潼十月》和《月下涛声》捐赠给上海地铁博物馆,申通地铁以两人作品为主题制作了地铁纪念卡。此次展览将持续至明年1月中旬。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