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我曾在冬奥倒计时百天之际前往北京探营采访。走在奥林匹克核心区域,目之所及,都是2008年曾经留下的固体记忆与现实的完美交融:鸟巢里,开幕式的彩排正如火如荼;“水立方”已变身“冰立方”,即将成为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之一……
除了硬件设施的遗留,其实奥运会也能带来无形的遗产。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受两届奥运会带动得到快速发展;绒线手捧花的创意将让奥运会更绿色环保,留下中国文化印记;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建立,创新推动奥林匹克研究和人才培养……而“相约北京”上海文化周的亮相也让世界看到文化多元传统艺术。
据悉,北京冬奥组委已与国际奥委会共同创新制定了《遗产评估体系(KPI)》和《场馆遗产计划通用模板》,并已被推介至东京和巴黎等其他奥运会组委会……所有这些工作成果都会成为国际奥委会“知识传承”项目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包含了历届奥运会组织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心得的资料库,北京也将通过这种方式为奥林匹克事业留下可以共享的遗产,贡献中国智慧。
从中国建设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意,双奥遗产的背后,是中国智慧的闪耀。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