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俄罗斯与西方安全对话真的无果而终? 中国外交“中东周”具有深远意义
第21版:新民环球/论坛 2022-01-20

中国外交“中东周”具有深远意义

钮松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钮松

刚刚过去的一周,沙特、巴林、科威特、阿曼、土耳其和伊朗六国外长及海合会秘书长密集访华,共叙友好、共话合作、共谋发展。此外,阿联酋外长也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通话。

新年伊始,中国外交“中东周”是在什么背景下实现的?具有什么样的深远意义?我们请专家为您详细解读。 ——编者

1

中东日益认同中国理念

问:中东多国外长近期为何密集访华?

答:新年伊始,沙特、科威特、阿曼、巴林等四个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外长及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率先组团访华,土耳其外长和伊朗外长也紧随其后抵达此轮中东国家外长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的会晤地点:江苏无锡。在会见的间隙,还穿插了王毅与阿联酋外长的电话会晤。一时间,在无锡上演的中国“中东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多元解读。

对中国而言,在2022年开年实现中东多国外长及海合会秘书长访华,有着深远意味。首先,从战略上来看,中国期望进一步夯实并发展与海合会及其成员国、土耳其和伊朗等中东地区大国的关系,从而更好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具体而言,沙特为首的海合会、土耳其和伊朗等国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主要战略支点,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深度落地的重要战略伙伴。此次“中东周”反映了中国在新的一年里稳健推进中国与海合会尽快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尽快签署战略对话行动计划、尽快完成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及推进与土耳其和伊朗的发展战略对接具体化的决心。

其次,从战术上来看,“中东周”是中国2021年末外交布局的延续,对于维护2022年的中国外交大局具有鲜明的“风向标”作用。此次“中东周”在王毅外长完成亚非五国之行之后接踵而至,反映了中国外交亚非联动、陆海联动的趋向。此外,“中东周”对于今年2月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是及时的政治支持,对于筹办中的首届中阿峰会也是一种预热之举。

就此次“中东周”所涉国家及海合会而言,外长密集访华并非巧合,而是一种发展对华协同外交的必然选择,原因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以发展促和平”的理念获得了中东国家越来越多的认同。中东国家日益认识到,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定位及中国中东政策“以发展促和平”的鲜明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较一些域外大国在中东热衷于“搞小圈子”、谋“政权更迭”、扶持代理人和滥用制裁等零和博弈行径,中国注重中东国家民生建设与国家发展的实干型“画风”,日益获得彼此间立场迥异的中东国家的理解和认同。

其次,中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尤其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及实践惠及广大中东国家。新冠疫情暴发以后,中国与中东国家守望相助,中东国家反对西方国家在病毒溯源等问题上的对华政治操弄,中国则在提供抗疫经验和向中东国家提供疫苗上不遗余力。中国坚决反对“疫苗民族主义”,坚持推动“疫苗多边主义”并在疫情下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逆势增长,对于中东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也起到“定心丸”和“稳定器”的关键作用。

2

着眼“后疫情时代”合作

问:本次中东国家外长“组团式”访华是在什么背景下实现的?

答: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给跨境人员流动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也波及各国领导人和官员的常规性互访活动。此次中东六国外长及海合会秘书长的来访,极大程度上拉近了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心理距离。相较于“隔空对话”,面对面外交则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助于建立情感联系,辨析彼此真实需求,通过捕捉对方的“微语言”最大限度规避外交误判。

中东主要国家外长“组团式”来华访问的实现,离不开中东局势的总体改善和对“后疫情时代”国家迈向良性发展的期待。

首先,中东局势总体趋缓,客观上促成中东国家将更多精力转向国际发展合作。

当前美国仍是中东局势中的主导性力量,美国中东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在中东形成明显的联动效应。拜登政府上台后,在伊朗核问题、也门问题、叙利亚问题和巴以问题上调整了政策。美国参与多轮维也纳伊朗核问题谈判,在伊朗莱希政府上台后,也采取了接触和对话的政策。拜登政府在也门问题上的抽身举措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沙特与伊朗的冲突。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海湾地区2021年实现了美国-伊朗关系、沙特-伊朗关系和沙特-卡塔尔关系中对抗因素的下降。

如果说沙特、科威特、阿曼与巴林等四国外长和海合会秘书长集体访华是中国通过“双边+多边”的方式促进双边关系的战略性升级,那么土耳其与伊朗外长的接踵而来,既是对去年王毅访问土伊的回应,更有不甘落后于人,积极主动发展对华关系的意味。

其次,中东国家经济受疫情冲击明显,普遍将中国视为“后疫情时代”和平发展合作的重要伙伴。

新冠疫情席卷中东地区以后,中国向沙特、土耳其和伊朗等国通过派遣医疗专家组、援助抗疫物资和提供新冠疫苗等不同形式协助中东国家抗击疫情。疫情的改善为相关中东国家社会与经济秩序的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不论是中国还是中东国家,双方合作根本的着眼点在于“后疫情时代”。

对于海合会国家而言,推进中海自贸区建设谈判将从根本上有助于沙特等海湾产油国的油气产业升级发展,并促进“后石油经济时代”的加速转型。对于伊朗而言,相比与美国达成新核协议的希望与波折并存,探究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框架的具体化更具操作性和紧迫性。对于土耳其而言,当下的本币贬值和通货膨胀也使其不得不将提振经济的希望更多瞄准中国。总体来看,这些中东国家的对华合作意愿不是一时的应急之为,而是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国家战略。

3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常态化

问:此次中国外交“中东周”将产生哪些潜在影响?

答:此次“中东周”已圆满收官,但传递的积极信号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东周”式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更加常态化,中国将日益成为中东不同阵营国家的倚重所在,中国坚持的真正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理念将获得更多中东国家的共鸣。

就中国与中东关系而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中东的全方位实践正日益成熟。中国既高度重视发展同所有中东国家的关系,努力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又在发展与具体中东国家关系中有所侧重,注重“以点带面”。

此次“中东周”所涉国家很好诠释了中国在中东的外交布局逻辑,即清晰把握中东主要的大国分布及与之重叠的文明板块的基本脉络。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国家、土耳其和伊朗从文明形态上分别代表了中东地区阿拉伯、突厥和波斯文明,从地理上除土耳其外皆为海湾产油国,凸显了中国在中东着力“点”选择上贯穿政治、地缘和能源因素的综合考量。尽管此次派出外长访华的主要中东大国关系错综复杂,但在推进“后疫情时代”的对华关系上步伐一致,这反映了中国日益成为中东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之一。

就中东国际关系而言,中国彰显的和平发展理念具有积极效应。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而中东恰恰是全世界“和平赤字”与“发展赤字”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中东战争与冲突频生、极端主义与暴力恐怖主义层出不穷,尤其是一些域外大国利用中东热点问题“夹私货”“拉偏架”,甚至在中东制造热点问题。

此外,中东国家之间以及内部发展不均衡,在整个地区形成连锁反应。此次“中东周”所涉议题甚广,既有国家战略对接、中海战略伙伴和自贸区建设,也有伊朗核协议与人权问题,但贯穿其中的仍是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

中东多国外长密集来访这一“用脚投票”的事实,一方面反映了它们对一个不愿承担更多责任且急于减少投入的美国的疏离感,体现出美国在中东影响力正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反映了它们追求地区和平、国内稳定和国家善治的意愿愈发强烈,而中国国家治理的巨大成就和扎实推进的中东安全稳定倡议日益得到认可。在此情形下,中东主要国家通过集群式访华“问道”于中国便顺理成章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