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3日 星期一
防三寒按五穴保健康 老年人性情大变或许是脑小血管病作祟 正确认知偏头痛  远离疼痛魔掌 全方位防治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
第15版:康健园 2023-12-20

正确认知偏头痛 远离疼痛魔掌

扫码看短视频

偏头痛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在最古老的壁画上就有迹可循,深受偏头痛折磨的古人拿起石头砸自己的头;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用钻子钻掉颅骨来治疗偏头痛,这些做法的后果可想而知。时至今日,全球范围内,偏头痛的发病率仍然非常高,对人类的影响仍然非常大。

偏头痛是一种病

幸好,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医学界认识到,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而不是一种症状。2021年4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头痛协作组成立。今年5月,中国卒中学会成立了头痛分会,推动诊疗指南制定的同时,头痛分会组织举办“头痛学苑”面向医生进行专业指导,以及开展面向公众的头痛宣传和教育,建立科学认知。

深入了解偏头痛

偏头痛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全球患病率约为14.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头痛科主任王永刚教授介绍,偏头痛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搏动性中重度头痛,常伴有恶心或呕吐、畏光和畏声等。作为一种原发性头痛,偏头痛可能与大脑化学物质的变化、神经系统的异常以及遗传因素有关。常见诱因包括生活节律改变、压力超负荷、摄入某些食物和饮料、睡眠模式改变、人体激素变化、强烈的光线等。

偏头痛的高度致残性和疾病重负不容忽视。在全球的疾病负担中,偏头痛已经成为第二大致残原因,在最具有生产力的15—49岁的女性群体中更是排名第一,男性群体中排名第二。此外,偏头痛容易增加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如抑郁、焦虑等,还与21种伴随性疾病“挂钩”,比如失眠、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

有效诊治偏头痛

偏头痛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特征来识别,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多为单侧或多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发作往往持续4—72个小时,还伴随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状及多种并发症。故而,偏头痛的治疗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急性期处理,二是预防性治疗。针对偏头痛发作,越早吃药收效越好,用药务必从速。随着偏头痛新药口崩片的出现,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急性止痛,还能预防,最大化降低致残风险。王永刚教授指出,虽然目前偏头痛还无法根治,但值得欣慰的是,偏头痛已经能够实现可防可治。

创新药防治兼备

得益于国家“先行先试”的特许政策,CGRP受体拮抗剂率先在海南博鳌乐城和粤港澳大湾区落地。自2023年1月,瑞金海南医院首例使用偏头痛新药瑞美吉泮以来,已有数百位患者先行获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副院长黄培坚介绍,从临床和试验来看,CGRP受体拮抗剂瑞美吉泮起效比较快,疗效比较久,安全性也很好,没有心血管相关风险的限制。从1月份应用到现在,未发现患者有严重的副反应或者肝肾功能损害,耐受性好。研究显示偏头痛发作时人体血清中的CGRP水平升高,且在此期间刺激三叉神经通路导致CGRP释放增加,这意味着阻断CGRP或其受体可控制急性偏头痛或预防偏头痛发作。CGRP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止CGRP与受体的结合,在大脑中抑制CGRP环路的激活,减少致痛物质的释放,从而减少偏头痛的发作。

偏头痛患者要对疾病有充分认知,走出认知误区,摆脱药物滥用的困境,重新享有无痛人生。

凌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