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2日 星期六
二次元业态吸引老外“谷粉” 每年充电可超十二万车次 商场B1层“共享”给了共享单车 “首”模式激活南京西路商圈建设 跨国公司为何加码中国市场创新投入
第3版:上海新闻 2025-02-16
上海首个“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投用

每年充电可超十二万车次

本报讯(记者 罗水元)“太先进了!”昨天下午,位于三汇路30号的徐汇区三汇路充电站,市民江先生看着一辆智能移动储充车与自己新能源车“握手”后显示屏上的半小时充满时间,不禁感叹。

这辆智能移动储充车集储电、充电、放电于一体,一次储电达104度,充电功率60千瓦。据国网上海电力介绍,随着这辆智能移动储充车投用,三汇路充电站成为上海首个“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

与一般充电站不一样的是,该充电站不只是配备了智能移动储充车,电能来源也不只是国家电网,还有光伏发电——进行光伏发电的光伏板就安装在站内为充电桩遮阳避雨的顶棚上,总计有75块,峰值功率达40千瓦。

负责该站运维的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营销部曹一凡介绍,该站的“指挥中枢”微网能源管理系统集成了充电桩、储能、光伏负荷、电量、充电桩使用情况数据,构建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高效能源利用模式:在该站充电桩负荷低谷时,站内光伏电能的富余部分能先储存到智能移动储充车上,之后根据需要充(放)到现场新能源车上;而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段需要进行需求响应时,该站能主动调整站内用电策略,降低充电桩输出功率,并通过人工操作系统控制充电桩和智能移动储充车开启放电模式,将原来储存的电反向输送到国家电网上。

记者注意到,三汇路充电站安装了22个充电桩。有关测算显示,该站每年充电可超12万车次,充电量可达250万度,今年的光伏发电量预计可达3万度。在智能移动储充车的加持下,该站97%以上的光伏发电量都能站内消纳。而全站最大削峰能力,则可达400千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