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插秧季(水彩画) 放手成器 《游记》书证的发覆 瓜船迢迢 茂名南路的灶披间 垃圾房的绿植 故乡的李子
第15版:夜光杯 2025-07-02

茂名南路的灶披间

袁念琪

上海人把厨房间也叫“灶披间”,这个称谓由来已久。在老底子的石库门,厨房与主楼后部相连,因屋顶是斜披而称“披间”,又因披间里有烧饭做菜的灶头就喊“灶披间”。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人以“煤”来代指灶披间,“煤”是指灶披间里的煤球炉或煤气灶。平时说的“煤卫独用”和“煤卫合用”,意思就是独用或合用灶披间+卫生间。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有八成人家合用灶披间。不仅在石库门,也在新式里弄和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建的新村,还有一些原一户独用、后变“七十二家房客”的花园洋房。所幸我家在茂名南路的房子是灶披间独用,邻居和同学中合用的不少,少的是两家,多的有三四户。

外省一部反映上海的纪录片中,提到了合用灶披间,说只要数里面有几个煤球炉,就知道住了多少人家。其实,还是数灶披间里的电灯泡较准。一户人家只会装一盏灯,但有可能会有两只煤球炉。如灶披间里是煤气灶,数它也准,因为一户只能安装一个灶。

合用灶披间里的电灯开关,都在各家房里,有点放风筝的味道:在自家房里一开,进灶披间;离开灶披间,进自己屋再关;也有节省的人,一脚跨出灶披间就向家人大喊“关灯”。开关如在灶披间,你的利益有可能被侵犯;若被人误用,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为何每家都要在合用灶披间里挂盏灯?那不是灯泡和能源浪费么。只要一盏灯共用,分摊电费不就成了么。在一个八九平方米的灶披间里,只需一个上海人称“40支光”(即40瓦)的灯泡,就辉煌得一塌糊涂了。

因为灶披间的电灯泡是权益灯,表示你在公共空间那份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在公共棋盘上,你可放棋的格子不能空,哪怕一时用不上,甚至永不会用。它还是警示灯,告知共享空间者不要跨越雷池半步。它也是潜规则灯,每当灶披间使用高峰时,其实开一两盏灯后不用再开灯。就算有人说“不要开了,大家一道用用好(口+来)”,你依然坚定不移打开你的灯。你知道不开这个灯,你的信用度、声誉和人气指数将会悄然走低且无可挽回。

灶披间里有的开关是转移不到自家房里的,如自来水和煤气灶。但这难不倒上海人:同学家的合用灶披间里,在水龙头上套空罐头,上端横穿打洞竹片,洞穿锁来锁住两头。那时煤气灶多是生铁灶,有两排一红一黑两开关分别控制灶眼大火与小火;用一竹片从上下两排的开关中穿过,一把小锁把门。这样,用自来水和煤气时开锁,不用则锁上。这一切,均是无合同下当事人自我经济利益的保护,是合用灶披间者共同遵守的无形的合同。

无形契约中的人还是有情感的,时时听见这样的呼喊:“张家姆妈,灶披间的灯呒关脱。”这比“不要开了,大家一道用用好(口+来)”显得实在而温馨。随着上海人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合用灶披间越来越少了;那些公共空间里的门槛和精明,已融入了向前看的日常生活。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