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翼民
当年插队落户的生产队,年年都种有几畦西瓜。只几畦而已,是不敢多种的,因为种瓜就违背了“以粮为纲”的政策,公社和大队都会查勘督办,倘违规,队长便会被彻查、撤职。然而几乎所有的生产队都经不起“甜蜜的诱惑”,都偷偷地种。那时有句流行语:“四条腿的不如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一条腿的,一条腿的不如没有腿的。”解释下的话,就是养猪羊不如养鸡鸭,养鸡鸭不如种蘑菇,种蘑菇不如种西瓜。诚然“没有腿的”不局限于西瓜,养鱼也是嘛。
我们队里的瓜田离村子很远,四顾皆旷野,有个大的茅草棚,既是牛厩,也是瓜棚,着一位老农刘叔守护,既是牛倌也是瓜倌。刘叔个头魁梧,总是端着笑脸,平和近人,似乎牛顺从他,西瓜也亲近他,牛就养得壮实,西瓜也长得甜蜜。到了西瓜成熟时,队里的“青头”都会溜去偷吃尝鲜,但不敢放肆,偶尔为之,刘叔也会放上一马。刘叔心慈,可队里有少数人眼睛专门盯着,还特地去我们知青的茅坑探究排泄物中的“证据”。这证据是难以辩驳的,因是偷吃,就狼吞虎咽,瓜瓤瓜子一股脑儿吞下了。队长知道后也只是付之一笑,表面上说上我们几句,余下的就不追究了,只关照刘叔明年扩大些瓜田面积。
第二年,队里果然扩大了些瓜田面积,刘叔又去觅来了好的瓜种,经春抵夏,眼见得瓜田里滚满了讨喜的西瓜。队长把我们领去瓜田,指点着说道:“给你们几个知青装满一船的西瓜,成本价,摇船回去孝敬孝敬爷娘吧。”队长的话让我们喜出望外,这可是我们想提而不敢提的愿望啊。要知道,西瓜那会儿是稀罕之物,市场上少见又价高。于是待瓜晒透长足,刘叔摘下用手指弹得“咚咚”响,算是检验过关,遂笑得越发甜蜜,那笑容表明,他种的西瓜送去孝敬知青父母个个上乘。
西瓜装满船,我们便满载着甜蜜启程回故乡苏州。心境是愉悦的,但水路迢迢又艳阳高照,途中的艰辛不消说。那条水路穿甪直、绕车坊、过斜塘,途中一个湖泊衔着一个湖泊,靠不得岸,没有绿荫可躲,水汽蒸腾,热烜烤人,好似置身于蒸笼之中。不过在掌橹撑篙热辣辣难以抵挡之时,只要睃一眼舱里滴溜滚圆翠绿可人的西瓜,想着亲人吃到蜜水横流的西瓜而面露笑容,心里顿时凉快了许多。记得我们一共四位知青,轮番摇船扯绷,从旭日东升一直摇到夕照满天,方始穿过苏州娄门水城门进入市河。
多么亲切的故乡市河!鳞次栉比的枕河人家,河沿皆门窗敞开,老老少少吃起了风凉夜饭。沿途一些老人眼见满船西瓜,连连赞叹:“家里有插青多好哇,从乡下摇一船西瓜进城孝敬爷娘,真是大热天下了场及时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