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插秧季(水彩画) 放手成器 《游记》书证的发覆 瓜船迢迢 茂名南路的灶披间 垃圾房的绿植 故乡的李子
第15版:夜光杯 2025-07-02

故乡的李子

王继怀

我的老家在大山深处,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山,峰托着峰,岭推着岭,山上山下全是树。林海里散落着十来栋小木屋,乡亲们在屋前屋后的山坡上、梯田里、道路旁种了很多果树,梨树、橘子树、李子树、桃树、枣子树……记得我小学毕业前,我家是没有李子树的。我家种李子树,缘于一个故事,缘于我第一次做生意。

那是我小学毕业那年暑假的事情。记忆中的那年夏天,天气特别炎热,太阳如火笼罩着大地,把土地烤得滚烫,树上的鸣蝉声嘶力竭地叫着。一阵热风忽然从田野里吹来,地面升腾起一股热流,仿佛整个山村都是热的。也是在那个夏天,我家里的水稻生病了,必须买农药来治疗,然而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乡亲们的生活也不宽裕,很难借到钱。

水稻对大山里的农民来说,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因为关系到一家人一年吃饭的大问题。如果不买来农药治,没准几天水稻就全完了,一年就失收了。我清晰地记得,那几天老实巴交的父母都急得睡不着觉。看着父母着急,我也在着急,一个人的时候眼泪就不争气地往下流。那时我暗暗地想,一定要想出办法解决难题。

正在我们冥思苦想的时候,我突然抬头看到我家旁边堂叔家的那棵结满了果子的李子树。脑子里立即有了一个念头,那就是用赊账的形式,把堂叔家的李子买下来,然后挑到街上去卖,用赚来的钱买农药。那时,乡亲们很少有做生意的,就算是自家门前果树上的果子,也大多是自己吃或送给邻居吃,实在吃不了就烂在树下,很少有拿出去卖的。我鼓起勇气跟堂叔说了我的想法,从没做过生意的堂叔满口答应,并说赚到钱就给钱,没赚到钱李子就算送给我了。我回家把想法告诉了父母,他们听后非常惊讶,因为在此之前他们没有做过生意,根本不会想到这个办法。父母实在没有其他办法找到钱,于是就同意了。

那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清晨,灰色黎明的天空闪耀着稀疏的晨星,月亮还在天空中。因为要去街上卖李子,父母和我们兄妹都很早就起了床,全家人把堂叔家的李子全摘了下来,然后用清澈的井水把李子洗干净,装进了竹筐。

匆忙吃了早餐后,父亲带着我们沿着那条印满牛蹄印、高低曲折的山路去赶集,每一步都要走稳,否则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倒甚至滚下山坡。沿着这条山路,我们把李子挑到了离家三十多里地的街上,鼓起勇气叫卖起来。没想到的是,那天卖得很顺利,李子很快全卖光了。一算账,还了堂叔的赊账款,还赚了八元钱。也就是用赚来的这八元钱,买了农药治好了我家生病的水稻,那年我家的水稻有了大丰收。

第二年,父亲在我家的菜园里也种了几棵李子树。因为有他的精心照顾,李子树每年都挂满果实。每次摘李子时,父亲都会说起卖李子给水稻治病的故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