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爱我中华·系列演出”重要剧目,昨日,上党梆子《大汉母子》主创、主演团队提前来沪,为即将于11月5日在美琪大戏院举行的首演预热。《大汉母子》的到来也拉开了艺术节“最忙首演周”的序幕。自11月4日起,6天内将有13部精品力作首秀申城,世界级名家名团汇聚一堂。不少外地和海外观众为“首演剧目”和“唯一站”而来,准备开启“看艺术+吃住行游购娱”的一站式消费体验。
    本届艺术节55台主板演出中,境外项目占比约六成,沪上首演率超九成。“首演周”期间,多部国际重磅作品实现亚洲或中国首演且仅此一站。其中,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作品——皮娜·鲍什1978重现版《交际场:回响1978》备受瞩目。9位首版舞者时隔47年回归,与记录青春的影像跨时空共舞,勾勒出跨越近半个世纪的艺术对话。与此同时,德国邵宾纳剧院将携奥斯特玛雅作品《理查三世》亮相,以经典改编注入社会隐喻;柏林剧团则带来《三分钱歌剧》亚洲首演,用黑色幽默演绎爱情与道德的博弈。名家新秀接力登台:指挥大师丹尼尔·加蒂将执棒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携手肖赛冠军刘晓禹奏响德奥经典;钢琴家尼古拉·卢甘斯基则将以独奏音乐会带观众漫游贝多芬、德彪西的音乐世界。
    国际精品之外,本土作品同样精彩。《大汉母子》生动呈现吕雉与刘盈母子在政治旋涡中的情感碰撞与心理蜕变;宁夏秦腔剧院《攒劲女人》以方言与创新演绎,唱响乡村振兴女性赞歌;上海评弹团《菜肉馄饨》用“说噱弹唱演”勾勒海派市井风情。
    数据显示,本届艺术节外省市观众占比显著,美国、德国等多国乐迷专程来沪。演出之外,武康路、外滩、西岸等街区客流激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直言:“这些艺术精品不仅丰富了市民的高品质文化供给,也成为吸引消费的流量入口。游客、观众在汲取艺术养分的同时,也有效推动了上海文旅商体展的融合发展,激活了城市消费动能。”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