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5日 星期六
秀外慧中 靠谱 父亲的日记 古镇“三白” 说抬头 如何修成“万词王” 沪江的风
第14版:夜光杯 2025-11-15

如何修成“万词王”

程旭

作家苏珊·桑塔格从小就无力把任何有趣的文字扔掉,她用图书管理员的心态收藏词汇,制作单词表,并将这个习惯保持了终生。桑塔格的单词表可以当作乱序版雅思词汇书来背诵,她还在日记中把它们按词性分类抄录,有点像我们当年学唱英文歌背单词只取一瓢,比如唱《斯卡布罗集市》学些花花草草的名字,《战火不是我们点燃》记住些人名和地名,《新的世界》则是形容词和动词。

上学的时候,我们都有两个小本本,一个流行歌曲的歌词本,一个语文老师要求备的摘抄本。如今,好词好句本作为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歌词本真的变成单词本。我还记得激发自己摘抄习惯的场景:一位老爷爷在电教片里给中学生讲如何写好作文,反复提到一个陌生的词汇,我就问我妈。她告诉我那个词叫“积累”,意思就是找个本子记下你不懂的词句。从此,我语言的边界就被一个个小本本定义,第一个记下的词就是“积累”。

如今,闺女也有抄成语词典的作业,在一个专用本子的左边小格抄词,右边的大格抄释义和由来。在为摘抄而摘抄的初期,我捧着词典抄过一段时间,誊写了一堆马字旁玉字旁的字和青铜器的名字,这些字词后来只在博物馆重新见过。当年,毛姆读了王尔德笔下华丽璀璨的句子后,为了拯救自己贫乏的词汇量,带着纸笔去了大英博物馆,“记下那些稀世珠宝的名字、古老珐琅的拜占庭色调以及织物给予感官的享受”。这有没有用呢?毛姆说,根本就用不上,那些词语躺在本子里随时准备着给想写废话的人,写作更重要的是清晰、简洁和悦耳。

有老师曾向我推荐,不仅要抄成语词典,还要抄同义词近义词词典,“近义词够用,骂人都不带重样的”,他甚至送我一本《倒序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词尾是同一字的词。现在这些查词功能都能通过在线反向词典轻松实现,嘻哈歌手可以用它查韵脚,词到嘴边忘记怎么说,输入表达的意思它能帮你回忆,查询生僻词或高级的同义替换词更是它的长项。人工智能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加入豆瓣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丢进去一张图片或描述一个场景,众人便会碰撞出一个合适的字眼形容它们。

老词浩如烟海,新词层出不穷,更高阶的词汇驾驭水平,要么像莎士比亚、鲁迅那样造字造词,被词典确认被大家使用,要么靠自己的写作影响力去定义一个词或者成为用词规范。有一回,英国作家戴维·洛奇写文章时想用一个短语ring off(挂断电话),他突然满腹狐疑,拿不准用得对不对,就去查权威的《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赫然发现这个短语后面跟的例句引自他本人写的小说《换位》。他大吃一惊,心里想:“糟了,也许我把整个世界都给误导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