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西风独自凉
1876年1月12日,杰克·伦敦生于旧金山的一个破产农民家庭,十岁就开始打工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1893年,17岁的水手杰克·伦敦以《日本海的台风故事》获得《旧金山呼声》杂志征文比赛冠军;1903年,杰克·伦敦出版《野性的呼唤》,轰动美国,形成杰克·伦敦旋风,畅销全球。
1916年,功成名就、如日中天的杰克·伦敦,因服用麻醉品过量而去世,这个曾以《热爱生命》激励了无数读者的大作家,苦尽甘来,为何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世界?
1909年杰克·伦敦出版的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或许有我们想要的答案。同名影片《马丁·伊登》将故事的发生地从美国搬到了意大利,今年摘得威尼斯电影节影帝桂冠。
《马丁·伊登》情节很简单,一个来自底层的穷小子,拼命写作,名利双收,步入上流社会,但却感到空虚、幻灭,最终跳海自杀:“当人生只能带来痛苦和疲惫,死亡就做好准备以便你能在长眠中得到安慰。那么他还等什么呀?可以走了。”
杰克·伦敦笔力强悍,对马丁初入上流社会的惶恐做了非常动人的描述:“进入饭厅的那一段路程对他来说简直是一场恶梦。他跌跌绊绊地往前走,时而冲到了前面,时而又蹒蹒跚跚地落在后面,有许多次看来是寸步难移了,然而他毕竟走完了这一段路,在她身边坐下来。可面前摆着的各式刀叉又使他着了慌。”
怎样用镜头再现这一恶梦?
观众惊讶地发现,马丁从容、自在,非常潇洒,早已习惯中产阶级的餐桌礼仪;面对政府是否加大教育投入的问题,他巧妙地用食物作比喻:教育经费用于底层才能消灭贫困。这样的改编看似增添了人物的魅力,实则践踏了原著的精华,太简略、太过敷衍。
面对中产家庭高雅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马丁从惶恐无地自容的巨大落差中奋发向上,不顾一切地汲取学识、埋头创作:必须出人头地才能配得上高贵的女神。
关于奋斗、幻灭的青春残酷物语,愣被整成了苦大仇深的白左样板戏,欧洲自由派被自己的改编感动得一塌糊涂,索性让反战人士在海边涂鸦:“人们不要屠杀,我们不要战争。”既然如此,何不让马丁参加意大利游击队,打击法西斯?
马丁时来运转,作品大卖,红得发紫,抛弃他的女友又找上门来:“我一直爱着你。我背叛了你的爱,现在我想赎回它。”
马丁认为她爱的只是他现在的名气、地位,她并不爱他的作品和他这个人,整个社会虚伪得要命:“我厌恶生活,它令我作呕!”可是,向曾经的爱人大吼“你竟然还有脸来找我,给我滚”?!
这不是马丁,马丁心地善良,就算再伤心、绝望,也不可能破口大骂一个曾经让他顶礼膜拜的女神;这是编导对原著拙劣的篡改,完全违背艺术和生活逻辑的瞎编。
片尾拍得不错,灿烂的晚霞中,马丁头也不回地游向大海深处,充满殉道式的凄美、悲壮。心如死灰,就像马丁投奔怒海前诵读的温伯恩的著名诗句:“幸亏生命并非永恒,幸亏死者长眠不醒;即使疲惫不堪的河流,也能入海安身。”
总体而言,这是一次失败的改编,唯一的功用是激发读者阅读《马丁·伊登》原著的兴趣。
即使疲惫不堪的河流,也能入海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