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0日 星期日
乌东终局
第3版:新民一周 2025-03-24

乌东终局

朱国顺

3月14日,当北约秘书长、荷兰前首相吕特离开白宫时,乌东冲突的终局已清晰可见。乌克兰不可能加入北约,北约还将与俄罗斯“改善”关系。

三年,1000多个日日夜夜,乌东冲突就此将走向尾声。那个被美西方煽动起来、乌克兰信以为真的“加入北约”幻想,经过惨烈的战火认证,终究被认定为只是海市蜃楼。美西方挥一挥手不带走半点焦土,乌克兰却不能不咽下苦果。

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魔幻剧。欧洲本无事,北约来搅局。在历经若干次“颜色革命”后,面对已色彩斑斓的欧洲东部,野心膨胀的北约试图干票大的,把战线一直推进到俄罗斯边界,为此把视线投向了通往东方最后的堡垒乌克兰。战争机器北约不再东扩是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与美西方约定,也是大国地缘战略最后防线,当乌“加入北约”迹象越来越明显后,冲突在2022年2月24日被点燃了。

乌克兰“加入北约”,实际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想想古巴导弹危机时美国的反应,就会明白这一点。但冲昏头脑的北约以及美西方奇奇怪怪的政治人物,“拱火不嫌事大”,蜂拥而至、一哄而上,把乌东黑土地架在火上烤,换来“火中取栗”的自拍照和曝光率。短短三年多时间,乌东战火折射出欧洲形形色色的颟顸与错觉。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终究会拖垮起哄者的盘算与耐心。美国新政府把“24小时结束冲突”作为目标,虽然后来说“并没指哪年哪月哪天”哪个24小时,但乌东冲突的终局,不能不越走越近了。几个主要起哄方虽然心犹未甘,奔波在大西洋两岸试图挽回些什么,但心比天高、力比纸薄的现实,不能不让他们在不自量力中低头。

3月14日,北约秘书长吕特继马克龙、斯塔默、泽连斯基之后来到白宫,面见特朗普。与前几位还高谈阔论甚至针尖麦芒不同,这几乎就是一个相互对表、共下结论的时候。离开椭圆形办公室后,吕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俄乌冲突结束后,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可以“逐步”恢复。更令人意外的是,当被问及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是否已被排除时,吕特点头表示同意这个说法。这是北约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否定乌克兰加入北约。

魔幻般“加入北约”叙事,最终变成了幻想。震动最大的显然是乌克兰,乌媒几乎都以突出位置报道了这个重大转折。《乌克兰真理报》说,“北约秘书长吕特强调,乌克兰的成员资格已不再被考虑”。有乌克兰议员在社交平台上声称,“要么有北约,要么有核武器。现在我们没有北约了,所以我们需要核武器”。这是从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向另一个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乌东冲突如此走向终局,对美西方无数的“点火者”“拱火者”,都是沉重的打击。他们试图挽回些什么以看上去不那么无能,比如提出要“派出部队驻扎乌克兰”、欧洲要寻求“核共享”等等,但这些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的命运同样可知。冲突不会因他们的不舍而延续,也不会因他们的流连而恒久。

3月18日,俄美两国首脑实现了通话。这对美西方很多人来说,是颠覆他们1000多天里思维的。

乌东终局,已越来越近。北约会瓜分那里的资源,废墟将留给乌克兰,这或许就是美西方魔幻剧结局。

从大西洋岸边到乌拉尔山脉,作为人类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欧洲,应该像精致的钟表那样合拍运作,但奇奇怪怪的意念与想法让不少国家要么膨胀要么粗糙,于是它们总是找不准时间。

朱国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