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韩剧变迁史:从贩卖梦幻到走近现实
第24版:封面报道 2025-03-31

韩剧变迁史:从贩卖梦幻到走近现实

周洁

《恶之花》拍摄现场。

《蓝色生死恋》海报。

《冬日恋歌》海报。

《来自星星的你》剧照。

《顶楼》第一季的剧照。

韩国浪漫爱情剧强调了情感互动在两性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女性和男性通过爱情建立起的某种象征性的平等关系。它满足了女性在生活当中难以达成的愿望,这也是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吸引女性观众的一个原因。

观众开始对韩剧产生刻板印象,韩式磨皮、韩式打光、韩式滤镜渐渐从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但是,韩剧意识到了自身的局限,不再专注于贩卖梦幻,也开始回归现实,近十年来,创造了一些颇具社会效应的作品。

记者|周 洁

不知道你的第一部韩剧是什么?笔者对韩剧的初印象,可以追溯到央视电视剧频道的《海外剧场》——《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人鱼小姐》《明成皇后》……都是当时每天心心念念等着更新的经典之作。

与中国文化相似的韩国传统习俗,让我国观众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因此不少韩剧都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还记得“呜啦啦呜啦啦” 这熟悉的旋律,更是开启了中国观众对大女主题材的认知——一代奇女子徐长今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朝鲜王朝历史上首位女性御医,终于被中宗赐“大长今” 称号。

徐长今不仅征服了韩国,走红亚洲,还在大洋彼岸产生了影响力。也是从《大长今》起,一向鼓吹“文化立国”的韩国有关部门开始在文化衍生品上大做文章,以热播剧促文旅,宣传国家形象,而这一招确实吸引了不少游客到韩一观。而韩剧则成为了全球流行文化中的重要现象之一。

20多年来,题材不断更新的韩剧一直在出爆款,近年来更是涌现了一批现实主义的作品,韩剧长青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

韩剧的“三板斧”

人们经常说韩剧有三个套路——车祸、绝症和失忆,堪称韩剧“三板斧”。那时候的剧情也相当套路:灰姑娘和温柔总裁,再搭配一个温柔的男配,加上一个恶毒的女配。这个故事里会有一些波折,但大部分的主人公虐虐得和,快乐地“全剧终” 了。

当然,套路是后人总结的,这些剧播出的时候,观众们还是免不了为它撕心裂肺,深深吸引。比如纯爱剧《蓝色生死恋》,宋慧乔饰演的恩熙和宋承宪饰演的俊熙是共同成长起来的哥哥和妹妹,一次意外,让恩熙的身世被曝光,原来当年母亲生产时,3岁的俊熙和父亲到医院看望妈妈和妹妹时,顽皮地将妹妹与旁边摇篮里的婴儿换了过来,一段误会就此展开。而当真相被揭露,两个女孩被迫回到各自的亲生家庭,开始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随着各自境遇的转变,原本作为兄妹的恩熙和俊熙逐渐产生了爱情。然而,他们遭到了周围人的强烈反对。最终,恩熙因患上白血病离世,俊熙则在一次事故中不幸身亡。虽然剧情狗血点点,但这狗血洒得空前细腻,“骗取” 了整整一代人的眼泪,因此成为悲情韩剧的代表作,后来又翻拍了多个版本。

同样是主角团全灭的《巴厘岛的日子》,更是颠覆了当时初中生的我对于偶像剧的认知。赵寅成饰演的郑在民是富二代,但家庭冷漠,毫无温度,他不爱自己的家更不爱他自己,对于和崔英珠的联姻也毫无所谓。崔英珠则选择结婚前和初恋男友在巴厘岛完成最后的旅行。没想到的是,巴厘岛成为了宿命的起点,也成为了终点。崔英珠的两个男人先后被导游小姐李水晶俘获了心,但最终迎接三个人的,却是三声枪响......这是最反类型的偶像剧了吧,虽然本剧结局惨绝人寰,但在韩国的最高收视率超过了40%,而这个故事所展现的韩国父权体系的顽疾、阶级的不可逾越性都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这两部作品,《秋天的童话》的绝症、《冬日恋歌》的车祸、《夏日香气》的心脏移植也都是那个阶段有名的悲剧。在第一代韩剧作品中,男主角的设计符合传统文化对白马王子的想象,高富帅是基操,人品、能力、性格都是全方位没有短板的,他们总对单纯善良而饱受欺凌的灰姑娘一见倾心。

爱情喜剧崭露头角

公式用得多了,观众也会腻味,即便是完美男人,也难逃审美疲劳的结局。2005年前后,以《浪漫满屋》《我叫金三顺》为代表的浪漫爱情喜剧题材出现,随后又出现了《宫》《我的女孩》等大热剧集。

很显然,韩剧正在从“虐恋情深”转向“欢喜冤家”,正如当时媒体的观察:“‘韩剧死人方程式’已开始失灵,相信以后的催泪韩剧会买少见少。大量喜剧应运而生,已见韩剧正在努力转型中。”

题材变了,内核却不能变——为女性打造爱情的“成人童话”。因此,爱情喜剧题材的主角依然是平凡女主与贵公子的模式,比如《浪漫满屋》是素人与大明星同居、《宫》是女高中生嫁入王室、《我叫金三顺》是微胖烘焙师与帅气富家子的追逐邂逅……而男主人设也不再一味追求完美,他也可以极度自恋、小心眼又幼稚,这样的男主在陷入爱情后的转变,会令其魅力大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翻拍的《花样男子》,该剧取景地跨越三个国家地区,调动了直升机和豪华跑车,F4们均配备200多套大牌服装,成为了当年海外影响力最大的韩剧。

不过,《花样男子》在本土的收视率却相对并不出彩,这也意味着,这一类型的韩剧又差不多该焕新了。于是,韩剧开始加入奇幻元素,主角甚至可以不是人类。比如2010年播出的《我的女友是九尾狐》和《秘密花园》,2012年的《屋塔房王世子》《仁显王后的男人》则是穿越题材。

还有2013年,先出现了令金秀贤名噪一时吃尽红利的《来自星星的你》,男主都敏俊成了外星人;又出现了《听见你的声音》,男主李钟硕拥有可以听到所有人内心的想法的异能;还有《主君的太阳》中女主更有与亡灵沟通的超能力。2016年播出的《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更是成为此中经典——拥有不死之身的“鬼怪”金侁,为了结束自己无限循环的生活必需找到一位人类新娘,遇到了传说中的“鬼怪新娘” 后,一段奇幻浪漫的故事就此开演。

这一阶段的男主已经不是普通的完美男人了,而是超越世俗的特别的“逆天” 男人。而这些奇幻设定也让主角们可以不顾时空、阶级、次元展开更多可能,画面特效上也能推陈出新,以奇观抓住观众的心——包括海外观众,毕竟,剧中那些精心设计的画面,也都可以当做韩国的观光宣传片啊。

当然,尽管看似设定新奇、脑洞大开,令人耳目一新,但这些剧的内核仍然是“灰姑娘剧”的变种。《鬼怪》播到后期,有豆瓣网友评价:“编剧本可以借这么难得的题材,用不同的亡者来讨论一下生死命题,结果却囿于情爱之中。” 而当观众从沉迷中清醒,也就意味着这一题材快到了out的那天。

现实题材成新宠?

仅仅围绕小情小爱的主题狗血洒出天际,再怎么拍出花儿来,也实在谈不上什么深度。观众开始对韩剧产生刻板印象,韩式磨皮、韩式打光、韩式滤镜渐渐从褒义词变成了贬义词。但是,韩剧意识到了自身的局限,不再专注于贩卖梦幻,也开始回归现实,近十年来,创造了一些颇具社会效应的作品。

比如2014年的《没关系是爱情啊》,全剧以精神科医生池海秀为主角,在讲述爱情故事的同时,也给观众普及了很多精神疾病,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那一年,据媒体报道,在韩国首尔市10-30岁年龄层的市民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自杀。韩国自杀率居高不下,但对精神疾病的公众讨论很难形成。

这部剧中的患有焦虑症的池海秀、患有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者朴秀光,还有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畅销书作家张宰烈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因为题材的特殊性,这部剧还获得了韩国精神分裂症协会的感谢状。社会精神分裂症研究所所长李俊诗表示:“我总是为大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其家人的偏见感到不安,因为这种偏见,让他们不能勇敢接受治疗。我们必须赞赏《没关系是爱情啊》这部电视剧给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新的希望,以及帮助改变一些社会上的偏见。”

2017年起,以新闻公信力著称的韩国有线台JTBC在电视剧内容制作领域开始崛起,相继推出《有品位的她》《迷雾》《天空之城》等作品,《有品位的她》展现了上流社会全职太太和心机保姆的双女主斗法背后,韩国社会不同阶层现状。该剧收视率最高突破12%,创下JTBC收视纪录,该剧导演也获得了百想艺术大赏最佳导演。

还有2021年的《顶楼》,故事发生在一座名为“赫拉宫殿” 的顶级高层公寓,这座公寓的住户采用内部推荐制,只有“韩国上流社会前1%的人” 才有资格入住。楼层越高,房价越贵。阶层差异在故事背景中便一目了然。而由贫富差距带来的一系列韩国社会问题都成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利器。

尽管播出时遭遇了雪花般的投诉,也架不住《顶楼》的收视率节节攀升。无他,狗血且真实。

事实上,韩剧中的女主也肉眼可见地进化了,摆脱了过去娇弱需要保护的小白兔形象,变得可以跟男主分庭抗礼起来。比如李准基、文彩元主演的《恶之花》,男主是传说中的连环杀人案凶手,女主是一位重案组刑警,和男性同僚在办案时身份平等,对案件的侦破起到重要的作用。两者如《史密斯夫妇》一般势均力敌的关系突破了“灰姑娘” 的既定套路。

还有前两年热播的《黑暗荣耀》,宋慧乔的复仇不仅是她对自己的救赎,也是对阶级与性别压迫的反击。韩剧中女性角色的“觉醒”,或许又印证着现实的无奈。在韩国社会形态中,女性和年轻人是等级制的最底端,因此女性和年轻人的不满也是最多的。

《压缩现代性下的韩国》一书中提到,韩国浪漫爱情剧强调了情感互动在两性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女性和男性通过爱情建立起的某种象征性的平等关系。它满足了女性在生活当中难以达成的愿望,这也是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吸引女性观众的一个原因。

而2024年《眼泪女王》,人物设定上颠覆了正统韩国浪漫爱情剧的套路,女主角洪海仁成为了百货公司的“霸道总裁”,婚后一心扑在工作上,疏于对丈夫的关心;男主角白贤宇则是赘婿,在工作中担任妻子的下属,在家庭中听命于岳父岳母,还要和其他连襟一起准备祭祀食物。该剧以24.85%的收视率成为韩国有线电视台史上收视率排名第三的剧集,在海外观众中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戏剧的是,这部剧中也有熟悉的韩剧“三板斧”,女主绝症后治愈但又失忆了,男主车祸了但还能挡子弹……看来剧本创作再如何创新,也难逃路径依赖。纵使题材千变万化,唯有套路得人心。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