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彬
专栏作家
Columnist
假装专家,低空观察
说理的本领正在消失,让人闭嘴的本领却在强化。
“开盒挂人” 的事出圈了。不满14周岁的女生在加拿大,一言不合就将一名孕妇的个人信息挂在网上,鼓动他人去网暴,甚至诅咒尚在娘胎里的孩子,以及直接电话骚扰孕妇的老公。
这件事情让我最吃惊的地方倒不是网暴的凶残,而是:第一,“开盒挂人” 的原因仅是孕妇说了一句路人甲的大实话。韩国艺人张元英坐飞机去巴黎,其粉丝尬吹“坐飞机这么辛苦,是魔鬼行程”。受害孕妇说了一句“坐飞机有什么辛苦的”,然后就遭到了惨无人道的网暴。第二,“开盒挂人” 在饭圈如此普遍,已是粉丝为了维护爱豆、控评的常规操作。
事实上,很多人很难理解,受害者“冒犯”之轻和“开盒挂人” 伤害之重的因果关系,特别是这件事是由十多岁的女孩子做出时。一句“明星坐飞机有什么辛苦的” 的疑问,竟然招致加害者欲置人于死地的曝光隐私、疯狂侮辱、线下骚扰。甚至专门有一个词来形容这种专嗜曝光他人隐私的年轻女性(很多还是未成年)——“厕妹”。
“厕妹” 是饭圈文化、社交平台极化表达的诡异产物。“厕妹” 让辩论术消失,也让公共讨论走向尽头。
现在一些人——互联网原住民的Z世代、阿尔法世代,已经不懂,也不屑于公共辩论了,他们唯一的辩论技巧就是想方设法让你闭嘴,说理的本领正在消失,让人闭嘴的本领却在强化,辩论的终点不再是观点的胜利、政策选择的优胜,而是对方受到线上的羞辱和切实的威胁,从而退出辩论,让舆论场(至少信息茧房)里呈现惊人的一致,没有质疑的声音。
当路人提出“明星坐飞机有什么辛苦的”问题,质疑其粉丝尬吹的知识逻辑和价值逻辑,得到的并不是解释、回应——为什么明星坐头等舱是一件值得心疼的事,相反粉丝们第一反应就是让质疑的声音消失,“开盒挂人” 成了最经济的措施。
你质疑我家哥哥或者姐姐,我就曝光你的身份证号、晒你的证件“丑照”,在社交平台上翻出负面信息羞辱你——你读的是三本学校!你英语六级没考过!你父母离婚!你140斤!你曾被男朋友甩了!我知道你的工作单位!我打电话给12345 !……这种曝光、诽谤、举报威胁和当事人提出的质问,在逻辑上没有一点关系,根本不能够对“为什么明星坐飞机很辛苦”自圆其说,却达到了人格羞辱的目的,让人感受到了切实的潜在威胁,从而让质疑人闭嘴、删帖、退网——我辩论赢了!
用羞辱代替说理,用诽谤当成证据,用“告状” 消解公共辩论,“厕妹” 们正在让辩论术和公共讨论消失。互联网的赋权让一个小姑娘轻易拥有了“大杀器”,她和一个200斤的壮汉在互联网上造成的“杀伤力”已经没有区别,可怕的是,这种用网暴代替说理的下坠却看不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