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三天燃擎F1,打造上海全城狂欢节
第42版:体育 2025-03-31

三天燃擎F1,打造上海全城狂欢节

金姬

下图:作为法拉利车队储备车手,周冠宇虽未参与正赛,这丝毫没有影响中国车迷对于F1赛事的热情。摄影/李铭珅

上图:在F1现场,能偶遇半个娱乐圈。摄影 /李铭珅

上图:F1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8.2亿的粉丝,其中中国粉丝超过1.5亿。摄影/李铭珅

下图:3月21日,F1车迷在体验虚拟赛车。 摄影 /杨维格

对于上海而言,F1不仅仅是一场顶级体育赛事,更是文旅商体展联动的绝佳实验。

2025F1中国大奖赛境外观众占比15.25%,其中60%是专程从境外来沪观赛,比去年增加100%。

3月17日至22日,往来上海的国际及地区航班同比增长15%。

记者|金 姬

3月23日傍晚,当迈凯伦车队首次杆位出发的奥斯卡·皮亚斯特里在经过56圈鏖战后率先冲过终点线、首次拿下中国大奖赛冠军时,这位有着1/16中国血统的24岁澳大利亚车手笑称自己在上海比赛有“主场优势”。至此,短短三天吸引22万人次现场观赛的2025 FORMULA 1喜力中国大奖赛(以下简称“2025F1中国大奖赛”)完美落幕。

同样有着“主场优势” 的上海,也在这三天的顶流赛事中收获了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的破题之道。相关数据显示,2025F1中国大奖赛境外观众占比15.25%,其中60%是专程从境外来沪观赛,比去年增加100%。境外消费回流显著,带动酒店、免税店、高端餐饮消费。

2025 F1中国大奖赛,已成为上海全城狂欢节的“超级引擎”。

明星扎堆、一票难求

今年F1有多火?看看门票销售的情况就能略知一二。尽管新增的B看台为赛场增加了1.7万个座位,但2025F1中国大奖赛门票仍然售罄,到场的总观众数达22万人次,创下F1进入中国21年来的新纪录。

《新民周刊》发现,除了普通看台票,一些为高端观众打造的VIP票,价格不菲却也大受欢迎。据悉,今年赛事还推出了“1号弯俱乐部” 以及附带餐饮服务的票务产品。“T16 CLUB冲刺俱乐部” 也是今年全新的观赛区域,位于赛道发车大直道起点附近,观众能近距离观看所有赛车经过最后一个弯道的冲刺场面;另一边还能看到 F1学院维修区。尽管这些高端VIP票价高达四位数甚至五位数,仍然一票难求。甚至在比赛当天还有人在社交平台“求买票”,只为到现场近距离感受一下“速度与激情”。

当然,吸引这些高端观众到现场的另一个原因是可以看到诸多大明星,运气好还能蹭个合影或签名。周杰伦、柯洁、林志颖、范志毅、姚明、邓超孙俪夫妇、龚俊、林更新、吴彦祖、李治廷等大牌文体界明星都出现在F1现场,网友直呼:能偶遇半个娱乐圈。

F1也造就了自己的中国明星:上海小囡、中国第一位F1车手周冠宇,以及中国首位F1学院外卡女车手师炜(铁豆)。

作为法拉利车队储备车手,周冠宇虽未参与正赛,这丝毫没有影响中国车迷对于F1赛事的热情。在许多活动中,周冠宇依然是众多车手中最受欢迎的一位。从索伯正式车手到法拉利储备车手,虽然周冠宇在F1的身份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但他的心态和状态却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我需要准备好,等待随时出现的机会,确保我的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已经处在良好的状态。”周冠宇表示。

而师炜则更像是F1引入的“她力量” 中国代言人——在3月23日举行的F1学院第二回合比赛中,师炜以第14名完赛,创造个人赛车生涯的历史。和F1正赛不同,2023年推出的F1学院为女性车手提供了专属的高水平竞赛平台,而F1学院比赛也在2025年正式进入中国。

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过去几年,F1全球的女性粉丝数大幅上涨,增加了1.2亿,占比达到40%。在中国,F1的受欢迎程度也在持续上升,官方数据显示当前中国观众数量已突破1.5亿,且女性观众占比达到50%。2024年F1中国大奖赛女性观众占比为31%,根据票务相关数据统计,今年F1中国大奖赛的观赛群体中,女性观众达到33.8%,越来越多女性力量参与到赛车运动当中。

当文旅商体展联动F1

对于上海而言,F1不仅仅是一场顶级体育赛事,更是文旅商体展联动的绝佳实验。

据统计,2024年F1中国大奖赛前后,上海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63%,赛事产出效应39.28亿元,对“吃住行游购娱” 六要素的拉动效应超过15亿元。F1赛事不仅点燃了赛道,更点燃了上海酒店业的“引擎”。

而今年F1对于酒店业的助推更是立竿见影——来自携程的数据显示,此次F1比赛期间(3月21日至23日),上海的酒店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13%,环比比赛前3天增长216%。

有意思的是,一些精打细算的F1车迷,甚至住到了江苏昆山花桥。因为F1中国大奖赛期间,上海赛车场站周边不少酒店价格翻倍,而昆山花桥周边的酒店房价涨幅则在20%左右,使得同类酒店的房费比赛车场周边至少便宜一半以上。对车迷来说,只需“反向” 乘坐几站地铁,即可省下一笔房费。3月22日,也就是F1正赛前一天,花桥站附近的多家酒店都接近客满,就连网咖里提供的住宿房间都被预订一空,订房平台上多是“满房”的字样。

由于沪苏地铁互联互通、交通方便,从上海嘉定到昆山花桥已经形成了沿地铁的F1消费辐射带。

赛车热力值飙升,带动相关服务零售体验。美团数据显示,“赛车体验馆” 搜索量同比上涨310%,“室外卡丁车” 搜索量同比增长130%,“上海汽车博物馆” 搜索量同比上涨169%,“嘉定汽车博物馆” 搜索量上涨近20%。

除了境外观众因为F1来上海打卡,今年长三角地区的观众占比也达到55%。数据显示,3月17日至22日,往来上海的国际及地区航班同比增长15%;3月20日至23日,上海各大火车站到达旅客数为154.4万人次,较上周增长3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久事体育在海外市场投放了1万多套赛票,通过久事体育App售出6000多个旅游产品组合,包括赛票与酒店、赛票与景点、赛票与交通的组合套餐。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国际游客支付体验,助力上海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久事集团旗下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Shanghai Pass,以本市交通出行、重点景区、文博场馆及商超便利店等多场景支付为基础,成功打通“吃住行游购娱” 全链路,覆盖50余家上海特色景区(点)、2000余个消费商户,在虹桥机场、浦东机场等全市30余个点位设置服务站点,精准实现外来流量向消费增量的高效转化。

作为东道主的嘉定区,希望用一张F1门票串联起文旅商体展多元场景,以“三天赛事” 撬动“四季文旅”,把赛事流量化为文旅“留量”。“3月21日至4月25日上海汽车文化节期间,嘉定区将抓牢F1赛事带来大量客流机遇,拉动‘吃住行游购娱’增长。” 嘉定区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陈烨表示。

据悉,2025年上海汽车文化节推出25项“F1·JIA” 节赛融合品牌系列活动。其中,为车迷打造的两天一夜的嘉定汽车特色文旅线路,包括汽车影院、汽车博物馆、汽车博览公园观影游览,以及农家菜品尝等。该线路将持续全年,今后可能还会增加上汽奥迪车厂参观等节目,让车迷游客随时可以深度体验嘉定汽车文化特色。

而远离上赛场的虹口区也接住了F1“泼天的富贵”——3月16日至23日,F1中国大奖赛“格子旗嘉年华” 在上海北外滩国客中心码头和上海国际赛车场实现“双区联动”,位于虹口区的北外滩共计吸引超8.8万人次参与,创下历届嘉年华参与人数新高。

据悉,北外滩活动现场打造了600米F1主题滨江长廊和12000平方米的超大活动区域。“致敬F1中国大奖赛” 主题车展汇聚法拉利458中国龙限量版、迈凯伦ARTURA混动超跑等20辆重量级展车。而这一活动也带火了周边商圈人气——据统计,8天活动期间,格子旗嘉年华周边商圈中人气最旺的白玉兰广场客流环比上涨74%,销售环比提升45%。

上海其他各个区也在努力与F1梦幻联动——

开赛几天前的3月19日,在距离上海国际赛车场40公里开外的徐汇滨江,西岸梦中心聚集着数百名车迷。当天,西岸梦中心的赛车主题快闪店迎来了重磅嘉宾,法拉利车队车手夏尔·勒克莱尔现身,中国车手周冠宇也来到PUMA西岸梦中心店铺。

位于静安区的上海张园,从3月14日起,打造了限时赛车文化体验街区。在张园修旧如旧的历史街区氛围中,先后登场上线多场赛车主题互动活动,结合时尚消费,打造融合赛事激情与城市魅力的消费新场景,为市民游客带来体育竞技与品质消费的双重体验。截至3月23日,张园街区游客人次日均近8万。

不难看出,一系列文旅商体展融合的活动在上海连轴上演,让F1的溢出效应尽情释放。

75岁F1在上海迎来“新生”

F1与奥运会、男足世界杯并称为全球三大最具吸引力的国际体育赛事IP,而上海是中国唯一能观看F1赛事的地方。恰逢今年F1迎来75周年,这一顶级IP在上海迎来了“新生”。

一方面,75岁的F1受众愈来愈年轻——在一项分布187个国家和地区有着16万多名车迷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F1的观众正在变得更加年轻和多样化。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从2017年的36岁降至32岁,比NBA球迷的平均年龄还要低4岁。近两年,F1更是成为社交媒体上粉丝数量增长最快的体育联盟之一。

另一方面,上海站对于F1愈来愈重要——自2017年自由媒体集团收购F1后,美国持续领跑增长最快市场榜单,中国市场的增长势头紧随其后。F1官方最新数据显示,F1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8.2亿的粉丝,其中中国粉丝超过1.5亿。而在中国粉丝中,一半以上是过去4年里才开始关注F1的。在电视转播收视方面,2024年的中国观众数量较前一年增长53%。在国内各大社交媒体平台,F1粉丝总数2024年一年就增长了超过100万。

根据《2024年上海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2024年F1中国大奖赛直接经济影响14.06亿元,产出效应39.28亿元,税收效应1.37亿元。

2024年12月6日,上海久事集团与F1共同宣布:F1中国大奖赛已完成新一轮签约,双方将自2026年起续约至2030年。这意味着F1在上海的成功赛事经济模式,也将一路延续到2030年。

“因为一场赛,奔赴一座城”,可以说是F1在上海的真实写照。上海,也因为F1,把“国际赛事之都”和“国际消费之都”完美结合,打造“全球卓越城市”的上海样本。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