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筱瑾
一身粉嫩的女儿装,它姑且称作“她”,虽查不到其上溯三代的族谱,但在我们尚不知澳龙、波士顿龙虾为何物的票证时代,有个意义上语焉不详却很飒爽的名字——龙虾片。可别小看她在现今食品店零食的站队里排不上号,但是当年要一品其新出炉的风姿真是要排上一阵队的。彼时,秋风中长春食品商店墙上的鼓风机呼拉拉作响,片片深红色半透明的伊人沉入锅底,霎时袅娜出朵朵姿态万千的“烟花”,师傅用笊篱撩起,也撩出一波波挡不住的诱惑。队列最前的哥们第一个买到,和女伴你侬我侬的背影让人直咽口水,我和母亲终于迫不及待地捧了一袋于手中,隔着薄薄的黄色油纸,享受扑鼻的脂香余温。送一片入嘴,舌尖瞬间传来阵阵酥麻的吸附感,味觉竟完全被俘虏,继而,酥脆在口中轻轻流转,和牙齿对唱,由脆至融化的过程可以用“性感”二字概之,鲜咸中让人寻味虾的想象复想象。当时一包两毛钱的价格实属不菲,但是带给胃的记忆流光溢彩,温暖至今。暗想,若是这群粉色尤物裹着香阵穿越时空而来,足以碾压当今小资们怀中糖炒栗子的焦香。
也确实有点尴尬,龙虾片上不了小吃的厅堂,又放不下身价,且不属于点心一类,与她旁门亲戚膨化食品爆米花、爆年糕片相比,她偏偏是宁愿玉碎不为瓦全的命,不耐久藏,所以始终在零食的边缘踩着不变的步伐。当下,在越来越挑剔和较真的年轻食客眼里,顶着“龙虾”华而不实的头衔愈加多了一道绕不去的坎儿。这款丽人日渐式微,沦落至饭店餐桌上与香酥鸭共唱一出小团圆的角色。某日,在酒吧食单里还享受到她们免费出单,惜哉哀哉,真是让人相见不如怀念了!
话说回来,龙虾片倒是从千般宠爱的神坛下到了寻常百姓的餐台,变成髫孩们的零嘴,亦成了一众如我之人偶尔怀旧心起时餐前的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