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宋宁华)“双十一”购物要防止有哪些坑?今天上午,上海一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该院《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通报该院近3年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审理情况,并发布十大典型案例。
如今,网络购物已成为居民消费的常态,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的领先地区之一,网络经济尤为活跃。根据白皮书显示,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该院共审理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上诉案件187件(不含管辖权异议案件)。从涉诉标的物上看,网购内容囊括了食品、日用品、电子产品、服装、家用电器等。从涉诉主体看,同一原告提起5件以上案件的占比达44.4%,反映在网购合同纠纷案件中,“职业索赔”现象仍较为突出。
发布会上,上海一中院播放了该院拍摄的原创微视频《二手假货毁“良缘”》,这是本次十大典型案例之一。该案消费者在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平台上以925元购买了一条品牌方巾,卖家承诺正品可验货。后来消费者发现该方巾为假货,以卖家欺诈为由提起诉讼,请求判决卖家退一赔三。上海一中院二审认定该卖家在同一平台频繁出售商品,并多次低买高卖同一物品,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者;卖家在销售时存在对货物来源、验货方式虚假陈述、欺诈消费者的情形,改判卖家承担退一赔三责任。该案的判决明确了网络二手交易平台内经营者身份的认定标准,为类似案件提供了审理思路和裁判方法。
据上海一中院民事审判庭庭长陈福才介绍,此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涉及多种消费品,包括电子产品、食药、服装等商品,同时涵盖了不同的平台运营模式、商品经营者及网购模式,全方位回应了消费者的普遍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