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疫情时代如何管理好一座城? 敢闯敢试,勇立潮头再出发 2020年上海友城合作论坛召开 央视4K纪录片《而立浦东》首发 勾起一座城市的回忆
第3版:要闻 2020-11-11

勾起一座城市的回忆

“在国家改革开放步入第十个年头的时候,上海也走到了发展最紧要的关头。可以说这个城市空间已经做到了极致,大家看到了这个矛盾,当时有三种意见,第三个方案就是东进的方案。比选之下,大家觉得东进的方案是比较可行的。这样就有了浦东开发开放这样一个酝酿。”昨天22:30,六集4K纪录片《而立浦东》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第一集《打出王牌》将党中央作出开发开放浦东重大战略决策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娓娓道来,勾起一座城市的回忆,更串联起内心的骄傲和豪情。

采访200多位亲历者

一年多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决定拍摄制作六集4K纪录片《而立浦东》,并在上海举办了开机仪式。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拍摄制作,这部纪录片终于与观众见面。纪录片总撰稿人李彬彬介绍说,纪录片《而立浦东》从3000多分钟素材中凝练出了六集、总时长270分钟的成片,除《打出王牌》外,还将陆续播出《金融先行》、《通江达海》、《创新高地》、《世界之城》和《春潮再涌》,“我们共采访了200多位浦东开发开放的决策者、亲历者、见证者,还有数百份文件草案,甚至还包括一些从未披露过的数据,都是第一次和观众见面。”

将“棚户区”变成绿地

30年的巨变,见证者是中国,是上海,是浦东自己,也是一张张地图。“这是2003年7月印制成的第一张地图。”沈入群今年90岁了,1992年到2007年,他离休后连续15年,一年绘一张地图,用脚步“丈量”浦东,用地图记录了浦东的成长,也用地图追赶、见证着浦东的奇迹。

昨天,他一头银发,一双球鞋,精神矍铄地带着一张“簇新”也老旧的“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现状图”来到了现场。“当时我们四个人,跑遍了从杨浦大桥到龙阳路,这28平方公里大的地方,75厘米一正步,一步一步量出来的浦东。你看这地方,当时我送去新区政府审批的时候,这块空地粗粗标了一个‘棚’字,棚户区的棚。”沈老先生给晚报指了指地图上“陆家嘴路”“海兴路”“北护塘路”的交叉地块,“他们说‘棚’字不是地图专用词,还建议我把空地先涂成绿色。后来正式印刷,改成了‘绿地’两个字。”再后来,旧路名不见了,棚户区不见了,“绿地”两个字也真的变成了绿地——今天的陆家嘴中心绿地。

从敢试敢闯到信心满怀

“1990年5月3日,我到浦东,参加浦东开发开放工作,我算了算,11000多天过去了。”最早来到这片“棚户区”的,是“小王”,原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总经理王安德那年刚满40岁。如今,“小王”变成了一头银发的“老王”。老王把国务院1990年第100号文件(复印件)折叠齐整,带来了现场,“这是浦东开发的发令枪,提出了浦东不仅要开发,还要开放,不仅要规划功能区,还要在未来提升城市功能。”他还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新大楼的“金光灿灿”的历史照片和银光闪闪的“落成纪念章”也带来了,时光让照片和银章都泛了颜色,曾经奋斗的日子却熠熠生辉。

纪录片里,五个“老开发”在浦东大道141号门前握手、拥抱,激动不已。忆起当年,王安德说:“那时候,141号是没有下班时间的。不过,我们每天骑自行车从浦西过来上班,轮渡22点要停航,每天晚上有人会敲门,喊大家抓紧时间下班。”1996年,王安德从浦西正式搬来了浦东。“我们造了一些宿舍,大家统统都住在里面,我们天天可以看着工地,看着陆家嘴长大、长高。”王安德骄傲地说,“今天,每天在陆家嘴金融中心上班的白领,以金融为业的就有20多万人。今天,经过30年努力,浦东以全国八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八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十五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如果说当年‘先试先行,敢试敢闯’这八个字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天地,那么今天站在这片新天地上,再出发,我们信心满怀。”

首席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