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热烈欢迎解放军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上海市解放后,不惊扰上海市民,不住民房,露宿街头
记者方翔 文 本版照片由上海档案馆、新华社提供
70年前的今天,上海是欢乐的海洋,很多人的命运因上海解放而被改写。而在历史这一汇聚点上,当我们把不同人的事情在同一时间段“碰撞”,会迸发出许多有意思的“火花”。
清晨 胜利之师露宿街头
1949年5月25日拂晓,解放军三野第二十三军占领国民党京沪杭总司令部。凌晨,粟裕、张震率三野指挥所由苏州进驻上海市区。
清晨,军代表周新武奉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军管会)命令率华东新华广播电台27名南下干部接管国民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所属的上海广播电台,成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周新武任台长,苗力沉任副台长兼总编室主任。
宋庆龄在这一天清晨,派了一辆大卡车到位于横浜桥的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剧团本部,把儿童剧团的表演队接到了位于安福路的上海影剧界集合点。在地下党文委的领导下,儿童剧团表演队34名少男少女被编入上海文协宣传队第十一队和第十二队。他们走上街头,边游行边扭秧歌,欢庆上海解放。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福利站的“小先生”们也组织了宣传队,高唱着《我们的队伍来了》奔向街头,欢迎人民解放军。时任上海军管会文艺处长的于伶曾回忆:“我进入上海看到的第一支欢迎队伍,就是孙夫人的秧歌队。”
对于许多住在市区的居民来说,推开自家大门,或许看到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露宿街头的场景。在上海市解放后,人民解放军为了不惊扰上海市民,不住民房,在上海的大马路上,整整齐齐地一个挨着一个席地而卧,酣然入睡。这一镜头也被当年的新华社记者陆仁生拍下,照片发表后,国外一些媒体纷纷赞之“胜利之师露宿街头”。
上午 开展移交接管事宜
一位普通的上海市民陈关康记录下这样的文字:早上,苏州河北的枪炮声不断传来,疏疏朗朗的,并不密集。我家离开闸北近,很不安全,全家人商量,我的两个弟媳妇,全部带孩子回娘家。我的妻子回不了乡下娘家,就准备带孩子到南市老邻居方家去避难,正在商量整理随身要带的东西时,突然我们听到收音机里传出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庄严而又亲切的话语——知道广播电台已经被解放军占领了,再仔细收听,又得到了一个个好消息,知道解放军的进展很迅速,经过他们的迂回包抄和喊话劝导,苏州河北负隅顽抗的敌人节节败退,逐步投降了。
5月27日上午,当上海军管会财经接管委员会财政处处长顾准,在武装护卫下带领一大批接管干部进入市财政局豪华的局长室,命令原局长汪维恒立即按接管条例进行权力移交时,汪维恒突然要求与顾准单独谈一会儿。顾准沉吟片刻,同意了。汪维恒来到另室,才悄悄地告诉顾准,他其实是中共潜伏在沪的情报人员、20多年前就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
上午10时,夏衍刚刚抵达上海市区,开始参与这座伟大城市的接收工作。从文管会位于旧法租界霞飞路(淮海路)旧教育局的会议室出发,他抽空回到重华新村,只来得及洗澡拿了几件衣服就又回到会议室投入工作。
27日上午,我27军与兄弟部队会师,继续向市区东北的杨树浦方向发起进攻。敌军21军230师据守发电厂和自来水厂。军首长决定,加强军事压力,迫敌投降,保护水电设备,保证全市工厂不停产,争取了敌21军230师副师长许照。上海地下党向部队提供了联络关系。聂军长亲自找地方联络人员,研究布置瓦解敌军的工作。许照与我军联络员见了面,听说整个上海市的守敌全被我军吃掉,他们这里成了瓮中之鳖,他思虑再三,终于决定带领全师8000多人放下武器。
据秦怡回忆:“那天的上海真是热闹非凡,街上站满了人,没有参加游行的人也都在家里往外看,商店统统是敞开的。一开始,我被安排站在一辆布置好的彩车上,还要摆造型,后来就跻身于游行的队伍中了。李玮、冯笑……这些后来上影厂的同事们都来了,我们拿着写有标语的小旗子,喊着‘解放万岁’等口号,还高唱《解放区的天》。一样的柏油马路,一样的高楼平房,那天给人的感觉却格外亲切。”
陈毅派周林来到市府大厦,要求当时的国民党上海市代理市长赵祖康做好接管准备,第二天正式移交。上海军管会公安部副部长李士英派张文斌、武建华、邵健等同志前来市警局,安排第二天接管移交事宜。
下午 公告实行军事管制
杨树浦地区的残敌被我军歼灭干净,伟大的上海战役胜利结束,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终于完整地回到上海人民手中。
这一天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今江西中路与汉口路、河南中路与福州路之间的市府大楼成立,并发布公告,对上海实行军事管制,并任命陈毅为主任、粟裕为副主任。这也是上海市军管时期的最高军政权力机关。
晚上 宣布上海完全解放
1949年,新华社上海5月27日18时电,宣布上海已于今日完全解放。战斗已全部结束。
晚上,参与接管的播音员夏之平、苏珮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呼号向全市人民广播,先由夏之平播出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名义发布的布告,接着苏珮播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第一次新闻。从此,上海人民广播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