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天翻地覆上海港 跨江入海慨而慷
第26版: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特刊/七十年:上海巨变 2019-05-27

天翻地覆上海港 跨江入海慨而慷

一九六〇年代 上海港杨家渡码头,工人们用黄鱼车运输货物

上世纪50年代 苏州河口停满了小货船

日月无痕 光影有迹 新旧同框照﹒苏州河两岸 2019 苏州河口高楼林立,成为沪上胜景

上世纪六十年代 上海港码头,工人们在装卸粮食

本世纪初 黄浦江沿岸十几年前还有不少货运码头

二〇一七年 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投入日夜忙碌

本版编辑:李 晖视觉设计:邵晓艳记者 曹 刚 文记者 王 凯

陈梦泽 摄

部分照片由上港集团提供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上海港揭开崭新的历史篇章。7 0年后的今天,曾分布在黄浦江沿岸的众多装卸区,只剩张华浜、军工路等少数码头还在发挥余热,当年繁忙的生产性岸线已蜕变为休闲性岸线。从黄浦江到长江口再到东海,上海港历经沧桑巨变,一路跨江入海,乘风破浪。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港史专家茅伯科介绍说,当时在国民党军的袭击之下,黄浦江和长江口出现多艘沉船,阻碍航运。“尽快接管港航管理,打捞沉船,畅通航道,恢复港口生产,确保煤、粮和棉花供应,成为上海港解放初的首要任务。”

5月底,西起南京、东至南通的沿江各港众多民船满载粮食驶往上海;解放一周后,上海开往武汉的客货班轮率先复航;1951年到1952年,上海港相继成立6个装卸作业区,此后又扩至12个。除经营国有码头仓库外,还兼管辖区内的外商和民营码头装卸业务,以国营企业为主的沿海运输和港口装卸体系渐渐成形。1950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7万吨,1951年增至357万吨,1952年达559.5万吨。

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上海港积极改变生产技术落后的局面,添置装卸机械,减轻劳动强度,一批码头工人转型为第一代装卸司机。到了六十年代,继续推进技术革新,创造电磁吸铁盘、“革新吊”等新设备;煤炭、黄沙等散货卸船改用吊车、抓斗,作业效率陡增。

改革开放前的上海港,常见货种是矿石、化肥、粮食、煤炭、钢材等。货船靠岸后,装卸工要手拉肩扛搬上岸,运到堆场后,卸货也全凭人力。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货物组成明显变化。进入九十年代后,煤炭、钢材和矿石大幅减少,快速、安全的集装箱运输渐成主流。

1984年10月,上港九区和十区建立上海最早的专业集装箱泊位,当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仅为10万标准箱。1993年8月12日,沪港合资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投运,上海港才拥有第一家现代化集装箱码头营运公司。此后,上海港的“胃口”越来越大,黄浦江两岸的12个装卸区已无法满足需求,邻近长江口的外高桥崭露头角。伴随浦东开发开放的春风,上海港的“主战场”从内河转向长江口。1993年10月30日,外高桥港区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次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2003年又迈入千万等级世界集装箱大港之列。

进入新世纪,水浅成为上海港发展的主要瓶颈。2005年底,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开港,上海港铺开“跨江入海”的广阔蓝图——2006年突破2000万标准箱,2011年首破3000万,2017年底,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开港刚半个多月,就突破4000万标准箱。2010年至今,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始终雄踞全球第一。

如今,曾分布在黄浦江沿岸的众多装卸区,只剩张华浜、军工路等少数码头还在发挥余热。当年繁忙的生产性岸线已蜕变为市民可以休闲漫步娱乐的绿色岸线,苏州河、黄浦江,这个城市美丽的母亲河真正已经“还岸于民,还景于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