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历经劫难雄姿在 江湾焕发新活力
第30版: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特刊/七十年:上海巨变 2019-05-27

历经劫难雄姿在 江湾焕发新活力

二〇一九年 现在的江湾体育中心已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1935 上海市体育场 日月无痕 光影有迹 新旧同框照﹒江湾体育场

2019 江湾体育中心足球场

一九三五年 旧中国第6届全运会专门组织运送观众的车队

二〇〇七年 夏季特奥会闭幕式在江湾体育场举行

记者 孙 云 文记者 王 凯孙中钦 摄

在熊熊烈火中不能毁灭的,必将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再次腾飞——这正是84岁高龄的昔日上海市体育场、今日江湾体育中心之写照——

1935年10月,作为“大上海计划”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耗费100万元之巨的上海市体育场在江湾地区建成,并迎来了旧中国第6届全运会。然而,一场大火让人们嗟叹于这座体育场的多舛命运。1949年,上海的天亮了,在战争中被遗忘的体育场也迎来了曙光。

岁月长河中,江湾体育场所经历的浮沉正如大上海变迁之缩影,一朵朵或悲壮或喜悦或激昂的浪花,是江湾和江湾人的故事,更是上海的烙印,是曾经到访过这里的人的时光印痕。

多舛的命运

要说江湾体育场的往事,得从1933年讲起。是年7月,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发行公债350万元,其中100万元为专建“上海市体育场”之款,超过了“左邻右舍”图书馆、博物馆建筑投资的总和,可见工程浩大。经由负责“大上海计划”的著名设计师董大酉设计,体育场于1934年8月奠基开工,历时一年完工。整个建筑由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三大建筑构成,占地三百余亩,田径场大看台可容纳6万人,是当时国内及远东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也最具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建筑群。

这里举行的第一场运动会是旧中国第6届全运会,参加选手2700余人,观众每日不下10万人。运动会共创造全国体育成绩新纪录19项。

无论是“大上海计划”,抑或是体育振兴之路,都被日寇铁蹄践踏撕裂。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江湾被日寇占领,上海市体育场也沦为军火库。昔日美丽的草坪和跑道被兵器厂、河渠、电网、碉堡取代。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也继续将体育场留作军用。

1946年7月,被改作弹药库的上海市体育场因为炮弹走火而爆燃,大火直到7天后才被扑灭,残垣断壁,破败的体育场似乎再无重见天日的可能。

惊艳的时光

上海解放后,这座体育场再也不是军火库,成了人民的体育场。195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国家体委耗资193万元,将体育场修缮一新,陈毅市长亲笔题名的“上海市江湾体育场”再次惊艳了时光,这里逐渐成为上海市体育竞赛和训练中心。

上世纪60年代,上海市的重大国内外比赛大多安排于此。70年代,前来观看乒乓球赛的观众几乎踏破门槛。1977年,球王贝利在这里跟中国队打了一场友谊赛。1983年,新中国第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也在这里举行,这是新中国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举办全运会。1989年,江湾体育场被命名为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到了90年代中期,江湾体育场又成为申花足球队的训练场,见证了许多女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为申花队员送上整瓶满天星的一幕幕场景。

30余年弹指一挥间,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上海大型体育场馆布局的逐渐南移,江湾体育场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2007年10月11日,首次于亚洲举办的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江湾体育场圆满落幕,让世人再次领略了江湾体育场的盛世凯歌。2007年12月30日,一度沉寂的江湾体育场以崭新的江湾体育中心“休闲健身综合服务体”概念横空出世,世界极限运动大赛等赛事相继举办,江湾体育场焕发新生。

上海如今拥有一大批国际标准的文化体育设施,江湾体育中心以其特有的历史魅力,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照片由杨浦区、江湾体育中心提供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