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从《新民报》晚刊看上海解放一年间
第22版: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特刊/七十年:上海巨变 2019-05-27

从《新民报》晚刊看上海解放一年间

上海解放,崭新的人民币进入上海。1949年5月28日《新民报》晚刊头版报道《人民券第一批昨由京运抵沪》

1949年7月24日,《新民报》晚刊报道新中国第一所新型学前机构——中国福利基金会托儿所在上海诞生

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旗仪式,《新民报》晚刊在1949年10月2日发布了新闻

记者 方翔 文

1949年5月25日,永安公司楼顶上升起了南京路上第一面红旗。5月27日,上海宣告解放。上海——这座曾经的冒险家乐园、中国第一大工商业城市,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经过“银元大战”“米棉之战”……上海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解放后的一年间完成了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的艰巨任务,新生的人民政权也变得愈加强大与稳固。作为当时最受上海市民欢迎的报纸之一,《新民晚报》前身《新民报》晚刊忠实记录了这段历史。

上海回到人民手中

从5月25日至28日,当时的《新民报》晚刊均在头版刊登了有关上海解放的消息,像在5月25日的头版文章是《解放军布告安民》、26日为《虹口区今解放》、27日为《军管会今成立》,其中提到,上海军管会,已于今晨正式成立,内设:金融,工商,财政,卫生,文教,工务等十余组,各组人员,已陆续到达金门饭店。

5月28日的《新民报》晚刊在头版刊登了《陈毅主持沪军管会》的文章,并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如下:

“案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电令内开:‘上海市及其近郊国民党匪军业已肃清,为保障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社会安宁,确立革命秩序,着令在原大上海市所辖区内,实行军事管制,成立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为该市军管时期的最高权力机关,统一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管制事宜,并任命陈毅为主任,粟裕为副主任。’等因。奉此,本会遵令即于五月二十七日宣告成立。毅等亦于该日到职工作,奉行中国共产党所制定之城市政策,遵照毛主席朱总司令所颁布之约法八章,实施军事管制。将此布告军民一体知照。此布!主任陈毅副主任粟裕。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旗仪式,《新民报》晚刊在10月2日当天发布了新闻,在《市府大厦国旗上升》的文章中介绍到,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军管会的升旗仪式,今晨八时正,在汉口路市府大门前举行,出席市府大厦内各局处大部员工,暨大厦以外所属各单位代表共一千一百余人,排成半圆形……市府周围的机关银行和上海电话公司的员工们,都挤在窗口,街道上行人,三轮车工人,小贩,都肃立道旁,参加了这个庄严肃穆的升旗盛典。

打赢金融攻坚战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崭新的人民币也进入了大上海。在5月28日的《新民报》晚刊头版上就有《人民券第一批昨由京运抵沪》的文章。其中有个细节是:上海市军管会布告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所发行之人民币,为解放区统一流通之合法货币,伪金圆券为非法货币,自即日起须以人民币为计算及清算本位,为照顾人民之困难,在六月五日以前暂准在市面流通,在暂准流通期间,人民有权自动拒用伪金圆券。

在5月29日的《新民报》晚刊上,则有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收兑伪金元券办法。其中提到,收兑伪金元券定于5月30日正式开始,上海的200余家银行、钱庄、信托公司及其所属各分支机构代理收兑工作。

解放军攻占上海时,资本家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共产党军事上100分,政治上80分,经济上只能得0分。”上海解放还不到两周,市场混沌,人心惶惶,投机分子乘势兴风作浪,银元“喧宾夺主”,黑市价格飙涨,被视为“唯一合法货币”的人民币反而成了若有若无的配角。上海证券交易所摇身变作银元投机的大本营,游弋在申城大街小巷的银元贩子竟然有8万人之多。

6月10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局长李士英率领200余名干警,身着便衣分散进入证券大楼,把控所有通道,对这个金融豪赌场所突击搜查。6月11日的《新民报》晚刊刊登了《人民政府对银圆的大会战》的文章,其中提到,人民政府做事是一点也不乱,而且一点也不蛮干,甚至在作战之先他们就已计划好了善后工作。你只要细细研究折实存款办法、收兑金银办法,可以知道这一场歼灭战的结果决不会冤枉了任何一个存心向善的人。

当然,要凸现人民币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安定民生中的重要地位,离不开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开办折实储蓄,各地相继推行这一特殊保值业务。到了1950年5月18日,《新民报》晚刊刊登了一篇《全国物价普遍稳定 本币信用益形巩固》。这场金融攻坚战也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改善民生提高保障

1949年7月24日,在上海解放不到2个月的时期内,新中国第一所新型学前机构——中国福利基金会托儿所

(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前身)在上海诞生。这一天的《新民报》晚刊对于这件事情进行了全面的报道,其中也特别提到了托儿所成立的意义。这就是因为上海解放了,上海的妇女们也从双重的压迫下解放了,她们要从家庭走进社会,学龄前的幼小孩子们怎么办,交给什么人去带领,托儿所在此情况下诞生了。而且为照顾收入微薄的母亲,可以分作两次缴纳,如果足以影响家庭生活时,还可以酌量减收或免收。

在开幕典礼上,中国福利基金会儿童剧团表演了《打莲湘》、《劳军花鼓》等歌舞节目。宋庆龄将那份为国家、为民族、为未来的大爱,凝聚成为一颗颗爱的种子,播种在一个个幼小的心田。

在改善民生方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恢复工商业的发展,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在1949年9月12日的《新民报》晚刊上刊登了一篇《劳方建议改变方针 四大公司业务好转》的文章,其中提到,著名的上海永安、新新、大新、先施等各大百货公司解放以来,由于高贵货品的销路减少,加上业务经营不善,以致生意清淡入不敷出。职工们为改进公司业务,在工会领导之下与资方分别建立了劳资双方的业务会议,协助资方改变业务方针和经营方法。

面对困难不断摸索

上海解放刚刚不过两个月,大街小巷依旧涌动着欢庆胜利的喜悦之情。然而一场空前的灾难却突然袭来。1949年7月24日,“4906号”强台风正面袭击浙江、上海,刚刚修复的海塘经受不住12级台风、特大暴雨和天文大潮“三碰头”的袭击,仅高桥海塘决口20多处,其中炮台浜决口宽达30多米,沿海地区一片汪洋。

猛烈的风雨没有打垮上海人民,8月15日的《新民报》晚刊刊登了一篇《苏南农田获得保障 海塘工程大部完成》的文章,介绍了救灾、修塘的情况。

从1949年10月起,随着一批批工厂复工生产,蒋介石加紧了对上海的空袭,尤其是对电力、造船等重要工厂及车站、码头等交通枢纽狂轰滥炸。1950年2月6日,距上一次大轰炸仅十来天,人们心中的阴影还没有消散,防空警报又一次响起。当天中午,国民党台湾当局共出动B24、B25、P51、P38战斗机17架,又窜入上海市区上空,在北起吴淞、南至卢家湾的沿江狭窄地带进行狂轰滥炸,杨树浦、闸北、卢家湾发电厂的三分之一设备被炸坏,自来水厂设施也遭受严重破坏,市区大部分地区陷入停电的困境。

陈毅市长第二天就到杨树浦电厂视察并慰问群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发电量就开始出现大幅回升。

1950年4月23日,《新民报》晚刊刊登了上海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情况,其中提到陈毅市长的“上海市工作任务报告”。报告中对于造成当时工商业停顿、工人失业、学生失学等严重困难的根源,和新上海发展的趋势,作了详尽的分析说明。特别指出困难就是光明好转的前兆,在新上海建设过程中,这些困难是不能避免的痛苦的现象,但是暂时的,要能忍受,“经过这些痛苦,对痛苦采取可能的挽救步骤,一定可以渡过难关,转入恢复与发展的途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