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小林画兰 小释自用印 杨浦滨江暮色璀璨 丑的资本 我的“静安剧场记忆” 石头记
第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19-11-10

小释自用印

施之昊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海上书画之兴旺,促使彼时的篆刻艺术得到等量齐观之发展。后者成为继书法、绘画之后,中国文人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那个时代里,不论是鉴赏还是创作,都有所谓“书画印”三绝之审美趋向。一位艺术家若能身兼这三门艺术于一身,也是向“大师”桂冠进军的重要准备。

许多后来成为大书画家的人,少时或多或少接触过篆刻。张大千、唐云、白蕉等人的篆刻作品我们都见过,艺术上也能达到一定高度,更不要说像傅抱石这样对于篆刻创作有很高造诣,并能专事篆刻而立足艺坛者。但是鉴于专业分工与艺术取向等缘故,这些艺术家的用印,绝大多数都由“篆刻家”完成。这批书画家本人使用的印章可以称为“自用印”。

对于不同风格的书画作品,篆刻家更多时候不是按照自己的风格,而是按照书画作品的风格为其“量身定作”。这对篆刻家的艺术修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来要熟悉篆书,二来要熟悉古代各大篆刻家之风格,第三当然要对于书画艺术有自己的理解。

以海派书画的领军人物唐云先生为例,我见到过许多篆刻家为其刻过的印章,唐老从来不用。唐云的“自用印”多出于叶潞渊先生之手。这一方面是由于两位先生之友谊甚笃,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叶氏篆刻风格多样,有工稳也有奇肆,总能和唐云之书画风格,甚至是每一张具体的作品相匹配。这样珠联璧合的印章,才是名副其实的和纯粹的“自用印”。另外“张画方印”也是艺林佳话,张大千的“自用印”多出于方介堪。另一位书画大师谢稚柳的“自用印”多出于陈巨来。巧合的是,叶方陈三位篆刻家均是当时海上艺坛盟主赵叔孺之弟子,不知道师父是否着重培养过学生们在这方面的修养否。这三位篆刻家各自也能在自己的“印谱”中展现自己的篆刻艺术,而并非全然为他人作嫁衣。

还有一种关于“自用印”的定义,即书画家“自刻自用”的印章。“自刻”不难理解,“自用”则主要是指用在自己书画作品上的印章。这又要求这些艺术家要有“三绝”的本领。叶潞渊先生绘画宗恽南田,逸笔中多有隽永之气息。据说他面对自己完成的作品后,有时竟“无印可盖”,遂再创作一方与这张画匹配的印章,这可能算是地地道道的“自用印”了吧。来楚生先生是继吴昌硕、齐白石之后又一位书画印三绝的艺术家,他的印章无论文字印还是肖形印,再配上他那简洁洗练的笔墨,都无不散发出奇趣古朴之新意。若从“合适的就是最好的”观点出发,吴齐来三人的印章就是最好的。即使有人单纯从他们的印谱中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

“自用印”之审美,不是局限在传统的“印谱”中,而要在书画作品上去品味,关键在“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