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非常静,非常美 冷与热,胜者谁? 孩子,教你读懂梵高之美 当“冬日幻梦”遇上“疾风骤雨” 谁动了《茶馆》的奶酪 一个演员的声音
第16/1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19-12-29

当“冬日幻梦”遇上“疾风骤雨”

◆茅亦铭

时光荏苒,又到了年末收官之际,一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季如期而至,是赴约一场约翰·施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音乐会?还是带上家人,共同聆听一场合家欢的电影金曲音乐会?想必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今年纷繁的各类新年音乐会中,有这样一场另辟蹊径,在上下半场音乐会上集中上演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而演出本场音乐会的便是当年柴可夫斯基曾经亲自指挥过的乐团——乌克兰国家交响乐团。

“柴一”是一部美得让人窒息的交响曲,冬日幻梦,迷雾之乡,老柴笔下的俄罗斯冬日景致令人陶醉,引人入胜,跟随着奔驰的骏马驰骋在茫茫的雪地森林中,那是多么的欢快和奔放,圆号的温暖仿佛告诉人们冬日亦有暖阳,春天的脚步渐渐来到,伴随着圆舞曲奏响,欢腾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如梦如幻……

“柴一”是老柴的第一部大型作品,创作于1866年,当时为题献给著名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尼古拉·鲁宾斯坦。第一乐章g小调,2/4拍,描述出冬日俄罗斯的景色;第二乐章“不太慢的如歌的柔板”降E大调,4/4拍,双簧管的惆怅,圆号的温暖,营造出“伏尔加河岸寂静的夜晚”;第三乐章“谐谑曲”,c小调,3/8拍,层层递进;第四乐章“终曲”:g小调,4/4拍,它承接了上一乐章的精神,以欢腾的景象结束整部交响曲。四个乐章,展现的是老柴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而每乐章调性的不同,则助推了整部交响曲缤纷多彩的美意写照。

众所周知,乌克兰亦是“战斗民族”的化身,下半场的“柴五”便是最好的印证,没有伏特加的加持却依然疾风骤雨,粗犷的“柴五”便是最真实的“柴五”。老柴笔下的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有“悲怆三部曲”之称,第四和第六分别冠以“命运”和“悲怆”,第五交响曲却一直无明确的标题。记得多年前看到过一篇新闻报道,说是有一位高考辅导老师推荐学生们在考前聆听“柴五”,其实这位老师的做法是有一定依据的,“柴五”的旋律亢奋却又不失沉稳,象征着一次向命运的抗争与不屈,锲而不舍,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攀登!

尽管近年来乌克兰国内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经济上的拮据从乐团携带的乐器保养程度就可看出,与那些欧美乐团或者国内的乐团相比都逊色不少,但艺术家们对于艺术造诣的追求,对于古典音乐的热爱,强烈地感染到我们。但凡他们走上舞台,内心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当“柴五”的终章奏响,笔者在现场感受到的是一份信仰的力量,是一份对于舞台艺术矢志不渝的坚守以及对所有观众、对于音乐本身的敬畏。

正如“柴五”终章所演绎的那样,拨云见日,一切都会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终人散,但这场特殊的新年音乐会一定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萦绕在笔者的记忆中,向这些可爱的乌克兰艺术家们致敬!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