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冒生命危险和死神抢人 想放飞自我?请继续屏牢! “疫”起谈心 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孩子宅不住,夫妻易吵架,怎么办? 抗疫之星闪耀街头 每天发布会,市民最关注什么?
第1版:一版要闻 2020-03-01
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已连开38场传递抗疫信息

每天发布会,市民最关注什么?

从大年初二到今天,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已经连开38场,向市民传达权威的疫情防控讯息,澄清谣言、消除焦虑,并普及防疫知识。每天发布会,市民最关注什么?有这样一些声音,你一定还记得——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病毒可以把一个国家的人民打倒。目前最重要的仍然是早发现,早隔离。”

——病毒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

●“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千万不能麻痹大意,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千万不能心存侥幸,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千万不能放松措施。”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吴凡

●“网上都说上海人最怕死,‘怕死’是我们建立信心的底线,‘怕死’才能最快切断疾病传播。有人不怕死,那就完了。”

●“听听电话那头温柔的声音,也是一种疗愈。”

●“屏牢了,I see you;屏勿牢,ICU。请控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

——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谢斌

●“复工要记住一句话,一米是爱你的距离。”

●“消毒水不是花露水,过度消毒也是毒。”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崔松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和全社会一起,把我们的未来守护好、培育好。”

——市教委主任陆靖

●“对疫情防控过程中,因履行工作职责而感染新冠病毒的医护人员,依法认定为工伤。”

——市高院副院长茆荣华

●“20多万人坚守上海,1000多人驰援武汉,他们都是最美逆行者。”

●“不要让哪怕万分之一的可能,变成追悔莫及的伤害。”

——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郑锦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整理

>>4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