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俄虐待80名中国隔离人员? 美国出现第一例死亡病例 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签和平协议 新加坡抗疫:一手讲道理一手举藤条
第8版:国际新闻 2020-03-01
提供虚假行程?违反居家隔离?一切后果自负

新加坡抗疫:一手讲道理一手举藤条

公共场所测量体温图GJ

2月28日,一对中国籍夫妇因在接受流行病学调查时谎报行程,被新加坡卫生部告上法庭。之前被吐槽防疫太“佛系”的新加坡用实际行动证明,该佛的佛,该刚的刚。

低估“对手”出院变被告

据新加坡媒体报道,28日出庭的是来自武汉的38岁中国籍男子胡先生和他在新加坡居住的中国籍妻子、36岁的石女士。胡先生1月22日飞抵新加坡,第二天出现症状,1月31日确诊,2月19日康复出院。石女士作为密切接触者,在丈夫确诊后接到了居家隔离令。

在新加坡卫生部官员作流行病学调查时,胡先生大概觉得就算谎报对方也不会核实,就没老实交代1月22日到29日的行踪和接触过的人,谎称自己除了1月22日在一家商场吃晚饭、1月24日在公寓附近散步外,其他时间都在公寓内。石女士也没有如实告知曾在1月25到28日住过邻居家,以及在隔离期间住过当地一家酒店。

显然,他们严重低估了新加坡对疫情的重视程度。新加坡卫生部通过详细调查确定他们的行踪,认为他们提供虚假旅行史,妨碍疫情追查,将他们告上法庭。

2月28日出庭时,两人未当庭认罪,法院将于3月20日再次开庭。根据新加坡《传染病法》,如果罪名成立,这对夫妻将被判不超过1万新加坡元罚款,或不超过6个月监禁,或两者皆有。

偷偷开溜“永居”被剥夺

还有人因为不服从居家隔离令,被剥夺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

2月20日,一个拥有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的45岁中国籍男子从中国大陆回到新加坡。根据居家隔离令,该男子应当在家呆满14天,并接受相关部门电话调查。但是该男子一直拒接电话,调查人员上门调查,发现他并不在入境时申报的居住地。23日该男子现身樟宜机场,试图离开新加坡,被移民局官员逮住。尽管被警告违反居家隔离令,需要接受处罚,该男子依然坚持要离开新加坡。鉴于该男子蓄意违反居家隔离令,新加坡移民局已拒绝他续签再入境申请,这意味着他失去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未来也将被禁止再入境。

之前舆论觉得新加坡抗疫太“佛系”,但这两起案子表明,新加坡其实挺“刚”。

事实上,新加坡早早就明确了抗疫策略,并且根据疫情发展逐步升级,从强制休假令,到调高警戒级别、暂缓大型活动,再到如今的居家隔离令,隔离人员范围从过去两周内去过中国的人扩展到有韩国大邱和清道郡旅行史的人。

新加坡政府也向民众打过招呼,明确将依据《传染病法》起诉违反强制休假令和居家隔离令的人,处罚措施包括吊销永久居留资格和签证、学校开除或公司解雇等。相关企业雇主也可能会连带受罚,被取消办理工作签证的优先权。

“佛系”抗疫 全民要配合

新加坡贸易工业部长陈振声曾在闭门吹风会上说了一通非常不中听的大实话,大致意思是叫民众淡定,不要因为过度恐慌而挤占有限的医疗资源,或是让某些人钻空子,要相信政府做了通盘考虑。如今看来,新加坡政府确实做了通盘考虑。

不全民戴口罩、不封城、建议轻症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居家隔离,新加坡的防疫措施看起来让人担心。但对疫情刚刚起步、物资和医疗资源都十分有限的新加坡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然而,要让措施有效果,就必须在初期尽可能将疫情控制住。无论是强制居家隔离还是流行病学调查,目的都是早发现早治疗,尽可能避免社区传播。否则,一旦疫情在新加坡蔓延,后果就很难想象。

能否做好这两项工作,取决于民众的配合。对那些不守规矩的人,不只是新加坡,无论哪个国家都要展现“刚系”一面,让他们知道瞒报、谎报、拒绝隔离是害人害己,必须承担后果。 本报记者 齐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