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我们公司就全员复工了。”接过一杯海盐拿铁,挂着工牌的男青年隔着外卖窗口和咖啡店主荣荣聊了几句。工作日的下午1点,高安路上行人不多,时不时有人驻足在谭咖啡门口,提着打包的纸袋离开,也有两三好友,稍稍拉下一会儿口罩,喝一口咖啡,聊几句家常,一站就是20分钟。
谭咖啡的店主是一对好朋友,丛丛和荣荣。挺着大肚子的丛丛预产期就是这个月底,因此在这段特殊时期,荣荣守店的时间更多。“一个人也忙得过来,毕竟生意还是挺清淡的。”
因为发生疫情,今年丛丛和荣荣都没能回到老家过年。即便在春节期间,他们的门店也断断续续地开着。“睡到自然醒,在朋友圈里发一下,我们去开门啦,住在附近的熟客就知道,过会儿能下单了。周边办公楼复工后,我们的营业时间也恢复到上午8点到下午6点,还制作了挂耳咖啡放在窗口销售。”丛丛说,不算两人的人工,至少得把房租给挣出来。
疫情发生前,早上7点多到上午10点半,是谭咖啡最忙碌的时候。遛狗的居民和隔壁幼儿园的老师往往是第一拨客人,送完孩子又没到上班时间的爸爸妈妈是第二拨,接着就是打卡完毕溜出来买咖啡的白领,周边刚睡醒的居民……一个人收银,一个人做咖啡,忙到脚不沾地。但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除了复工的白领和偶尔出门一次的居民,买咖啡的人的确少了许多。即便只有荣荣一人守店,也能坐下来,安静地看看手机里的咖啡课程。
“我们有挺多熟客,就像刚才来的那位,会主动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复工,什么时候休假,好让我们有所准备。”说话间,门外的三个姑娘和丛丛、荣荣打招呼,“好久不见”。原来她们从念书起就是闺蜜,如今各自上班的公司也很近,常常约好一起来喝咖啡。这段时间,店里暂停堂食,只能外带,三个人就站在门口,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
疫情带来谭咖啡的困难,不只是客人少了,这家小店还差点遭遇到无豆可煮的局面,幸好有惊无险。“我们过年前订了一批咖啡豆,但疫情发生后,供应商没法复工,进不了自己的公司里取豆子。”备齐了各种申请,好不容易才在大年初七补到这批咖啡豆。不过,荣荣为“战‘疫’必胜”而设计的杯贴,暂时还没法面市,“相熟的印刷厂还没复工”。
“我们的咖啡其实没啥网红气质,有的是人情味。”丛丛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有客人帮她们联系采购口罩,大家还组团买过消毒水,交流哪个买菜App更加好用。即便这种交流从店堂转到线上,抑或隔着一个外带窗口,但相信等到疫情过去,熟面孔还会回来。
“上瘾的不是咖啡,而是有咖啡的日子。”谭咖啡的吧台处有这样一句话。春风拂面,有咖啡的日子已经不远。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