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壳制作的花瓶走进上海市园南中学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当装着珍贵文物的箱子被缓缓打开,一枚泛着黄铜光辉的弹壳安静地躺在其中,它的身上刻着四个大字——“赠给亲人”,另有“勇士部三大队”落款。
在抗美援朝时期,这枚在战场上原本代表着武力和杀伤力的美军炮弹壳,却被志愿军炮兵战士制作成花瓶送给慰问团同志表达感谢。在医院,它成为了美好和平的象征。近日,它随着“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件革命文物进课堂活动,来到园南中学和学生见面。
炮弹壳被做成花瓶
中共一大纪念馆宣教专员苏顺顺带着大家将时钟拨回到71年前: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志愿军将士们坚持在前线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深深地鼓舞了远在祖国的人民。从1951年4月起,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先后组织3批慰问团前往朝鲜,慰问志愿军将士和朝鲜军民。炮弹壳花瓶上刻的“亲人”,就是指慰问团的成员们。他们中,有军人家属代表,也有劳动模范、解放军战斗英雄,还有深受人民喜爱的文艺工作者们。慰问团顶着炮火、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坑道和战地医院,为前线的战士们带去文艺演出,温暖了将士们的心。
前线物资紧缺,为了表达对慰问团的感谢,志愿军炮兵战士就在美军的炮弹壳刻上“花”字,做成花瓶送给慰问团的同志。它见证了中国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和中华民族的团结一心。而敌军的炮弹壳则是战利品的象征,志愿军将士们希望用像鲜花般美好的和平来回报祖国和人民。
“在弹壳里撒下种子,好让春花在这里茁生。”大屏幕上打出的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孩子们的心。
六(7)班女生戴奕萱感叹:“我对于当年志愿军战士们在前线作战的艰苦感受更深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好好珍惜。”初三(3)班陆泽天表示:“通过近距离接触文物、学习历史和革命先辈的精神,我明确了作为青少年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向日葵寄托小心愿
70余年来,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勇往直前的宝贵财富和力量源泉。
园南中学曾邀请原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英雄韩德彩将军进校园,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落五架敌机,立下赫赫战功。当时,韩将军向学生们寄语:“这个国家的未来,终究是你们的,你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发展自己,让自己成长起来,长大后,为国家、为社会尽自己的力。”
在给韩爷爷的一封信中,园南学子写道:“我知道,今天的我无法像您一样上场杀敌,因为通过您这一代人的奋斗,祖国已经迎来了和平。您来到我们的学校,就是把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交到了我们的手中。而接下来,我们这一代的使命就是要把这份和平托得更高更远。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们要为新的中国梦而奋斗。”
他们告诉韩爷爷,向日葵是园南中学的象征,也寄托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因为它总是向阳微笑,正如太阳般照耀着我们,我们定不会辜负您,向阳而立,如花绽放。”
园南中学校长史晓燕介绍,近年来,学校通过寻访英雄人物、邀请革命前辈、聆听红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走进了多位功勋卓著的英雄人物的光辉岁月,了解艰苦斗争中的峥嵘历史。下一步,学校还将开展红色主题文创制作等活动,将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植学生心田。
首席记者 陆梓华 通讯员 杨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