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行动大于思考 山河染秋色,诗心又逢秋(中国画) 上海笔记二则 我怎么活成老年了呢 小脚祖母万老太 贪吃蜂蜜的黑子
第14版:夜光杯 2025-11-04

贪吃蜂蜜的黑子

白忠德

我们走在前往秦岭鲁班寨的“牛道”上,进入一片潮湿的箭竹林,突然发现一行类似人的脚印,仔细一看似乎是在倒退着走。“大森林里处处有危险,这个人怎么忒胆大!”正在纳闷时,向导神秘地说,那是黑熊留下的,熊掌和人脚很相似。我们听了,面面相觑,原地磨蹭着。

黑熊于我们并不陌生,古人对它很崇拜,奉为熊神。只是后来,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了,今天要说谁“熊样”,对方肯定不高兴。

佛坪人称黑熊为熊、黑子、扒崖子,看似笨拙老态龙钟,动作起来却矫健灵巧。它是大力士,一掌能击断手腕粗的树,击毙一头大野猪。又是游泳高手和出色的潜水员,能像人那样站立行走,支起后腿直立起来,用前掌熟练地摘取果实。还是爬树好手,比人上树要快,“噌噌噌”几下就能爬到树顶。天生一副近视眼,耳朵和鼻子却极灵敏,能辨别出三百米外发出的声响,鼻子嗅一下便晓得地洞里藏着狐还是獾。它的餐桌很丰富,特别贪吃蜂蜜,给自己惹来不少麻烦,甚至厄运。

黑熊食量大,喜爱甜食,尤其嗜好蜂蜜,总能准确找到蜂巢,常因捅了蜂窝被蜇得鼻青脸肿乱抓脑袋,一边狂奔,一边长嚎。这个揭了伤疤忘了痛的家伙,几天后肿一消,又会故技重演,宁愿挨刺,也要满足口腹之欲。万一被蜇得满脸浮肿,它就在地上滚擦以消肿。

向导的爷爷早年利用这个特点来诱捕黑熊。黑熊敢在白天溜进村子找蜂蜜吃,蜂蜇不上其他部位,就往它的眼睛处涌。它一边用爪子抓蜜吃,一边不停地用掌拍蜂子。不久,熊掌沾着的蜂蜜便糊住了眼睛,啥也看不见,熊急得团团转。爷爷潜伏在附近,瞅着那个“人字斑”,只一枪便把它撂倒了。爷爷还在蜂蜜里掺上烧酒,熊舔食蜂蜜后很快昏昏欲睡。这时不用浪费火药,抡起木棍几下就把它砸死了。爷爷还把装满蜂房的蜂桶背到熊经常出没的山林,打开桶盖,自己藏在大树上,静等黑熊上当,从未放过空。

后来黑熊入了国家保护动物名单,再也没人招惹它们了。可它自己不争气,管不住嘴巴,偶尔就弄出丢命的惨剧,令人惋惜不已。一只黑熊瞄见悬崖缝隙有个野蜂巢,禁不住甜蜜的诱惑,小心翼翼地攀了上去,把前爪伸进蜂巢里抓蜜。缝隙太窄,伸过去的爪子翻转了一下,被卡在里边,抽不出来。急得乱蹦跶,身子便悬了空,吊在石崖上饿死了。保护站巡护员发觉了,动员村民帮忙,才把尸体捣腾下来,挖个坑埋了。

黑熊的远房亲戚大熊猫,以竹子为主食,而竹子糖分高,熊猫渐渐养成了吃甜食的习惯。那天早晨,太阳刚爬上山头,向导的大哥何大发去查看苞谷。苞谷长势好,棒子饱满,何大发暗自庆幸今年交了好运。返回时,眼睛无意间扫到地边一排排蜂箱,顿时火冒十丈,肺都要气炸了。蜂箱有七八十桶,是老何精心劳作的成果,此刻却被翻得七零八落,蜂蜜洒得到处都是,蜜蜂慌乱地“嗡嗡”飞舞。何大发心疼得直跺脚,绞尽脑汁苦想。周围有些杂乱模糊的脚印,散落在草丛里的黑白毛发,无不炸雷般提醒着他:“这一定是花熊秦秦(秦岭当地人对熊猫的另一称谓)干的,除过它还能有谁?”秦秦是只成年公熊猫,帅气呆萌,常年活跃在村庄附近,有时钻进农户搞破坏,偷吃稀饭馒头,还把锅碗瓢盆摔得稀烂。有了这样的“劣迹”,也就怪不得老何过度联想了。

老何飞也似地跑回来,气冲冲地走进保护站院子,扯着李站长的袖子,大声嚷嚷着要求赔偿。李站长耐心听完他的“投诉”,来到现场勘察,低头细细察看,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终于看出些端倪。脚印形状和大小不太像,可那些黑白毛发委实难以定论。

我问向导:“保护站赔了老何多少?”“赔啥呢,你想多啦!”“野生动物损坏了农民利益,保护区肯定得买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