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
“星链”是与非
第3版:新民一周 2021-02-08

“星链”是与非

朱国顺

在全世界复杂的眼光中,北京时间2021 年1 月20 日21:02,埃隆·马斯克发射了第17 批60 颗“星链”卫星,“星链” 卫星入轨总数就此突破1000 颗。从数量计,马斯克成为世界最大的卫星运营商。

“星链” 第一步发射1.2 万颗卫星,此后将可能追加3万颗卫星,总数达到4.2 万颗,在近地轨道上形成密集的卫星网络,人们可以直接通过“星链” 高速接入互联网。

从技术角度来说,“星链” 是史无前例的,将首次实现互联网全球全覆盖接入,带来无限想象的发展空间。但“星链”与此同时衍生的弊端,同样值得警觉。太空近地轨道的污染、电子频谱的竞争以及尚难定性的太空霸权,不能不引起强烈关注。

首先是太空近地轨道的污染。发射12000颗卫星的计划,2024 年就可以实现,那时将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形成密密麻麻的卫星阵。作为对比,2015 年-2018 年全球总共发射卫星987 颗,2019 年发射406 颗(包括马斯克的120 颗在内)。也就是说,未来五年马斯克发射的卫星数量,将会是此前五年全世界发射总数的10 倍。

这会造成什么样的情景呢?地球近地轨道,将像民航航线那样繁忙。

“星链” 12000 颗卫星数量,大致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民航客机的数量。虽然近地轨道空间远比大气层空间大,但卫星速度是飞机的二十倍,这么多卫星同时在太空中飞行,拥挤程度不亚于民航航线。目前已发射的“星链” 卫星中,由于各种原因3% 的卫星已失效,以此百分比推算,太空垃圾风险不容小觑。这么多卫星还可能产生反光干扰光学和近红外观测,卫星通信波段电磁辐射对射电天文观测造成污染,卫星与天基天文台发生碰撞等等,都是可能发生的场景。

特别重要的是,太空不是埃隆·马斯克一家的。“星链”可以发射1.2 万颗或者4.2 万颗卫星,别的公司、别的国家同样可以如此建设自己的“星链”,届时太空中卫星密布,前景莫测。

其次是太空中电磁频谱的激烈竞争。“星链” 运行有赖于无线电波,不同频谱的电波各有特点,先入者占据的往往是最有利的波段,后来者势必与之进行激烈的竞争。

1 月26 日,世界二富贝索斯和首富马斯克,因卫星互联网轨道空间起了争执。贝索斯掌控的亚马逊当天发布声明,希望监管部门不批准马斯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调整“星链”卫星轨道高度的申请。声明说,改变“星链” 设计可能令太空环境更危险、导致“太空碰撞”,并增加无线电干扰。马斯克当天反击称,亚马逊阻挠“星链”,是因为其卫星系统“柯伊伯” 进度滞后。

“柯伊伯” 去年获准在近地轨道部署3236 颗卫星,也以提供互联网服务为目的,计划轨道最低高度距地面590 公里。“星链” 卫星原高度距地面1110 公里到1325 公里,去年马斯克申请将轨道调低至距地面540 到570 公里高度,理由是可以减少宽带信号延迟,但亚马逊认为“星链”显然是来抢“柯伊伯” 生意的,极易造成彼此干扰。

最后就是尚难定性的太空霸权。当“星链” 或者“柯伊伯” 从太空直接连通每个人手机,一方面可能带来天基互联网传输的新优势,另一方面独家带来的可能垄断、规则标准的先手制定,都不能不引起足够重视。更何况,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和科技公司是有国界的,太空新技术之争不能不影响到国际竞争大格局。

美国鉴于自身技术优势,对建设天基互联网传输系统大开绿灯,按照美国的习性,拔得头筹形成的先发优势,很自然、很容易转化为美国在某个领域的霸权,这是其他国家不能不高度警惕的。事实上由于“星链”可能带来的技术优势,美国空军曾经一次就赞助了2870 万美元,扶持其把应用拓展到军用。

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随着“星链” 的布设完成,太空领域的一场深刻变局,将徐徐露出头角。

革新,或者霸权,会是个问题。

直面竞争、奋起直追,建立起自己的“星链”,这将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必由之路。这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

朱国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