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彬
专栏作家
Columnist
假装专家,低空观察
因为没人设也就没了包袱,也就没有了人设崩塌。
还是塌房了,某顶流明星被北京警方通报:多次嫖娼,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然后,他的星途也至此打住,法律面前没有顶流,但是粉丝面对塌房的表现倒是舆论场里的一道景观。
有的粉丝立刻站出来横眉立目,划清界线,有的粉丝则是不舍、不甘,比如下面这则:“我知道他错了,但是八年,我真的很难受,很失望,我哭得心里都一抽一抽的……以后不能光明正大喜欢你了,很抱歉,我的八年……”原文挺长,就摘这几句,真是一唱三叹,一波三折,大是大非之下有不情不愿,怒目圆睁之下却是损碎愁肠,哀爱豆,伤青春,黯销魂,毕竟错付薄凉人,这种哀婉动人,余音绕梁,蔡文姬唱《胡笳十八拍》想来也不过如此。
是的,偶像生涯原是梦,但粉丝N年的追星却是自己真实的青春。高三最繁忙的日子里,偷偷拿出手机为哥哥打榜、做话题;因为偶像间的PK,和闺蜜彻底闹掰,势同水火;毕业后,拿到了工资,第一件想到的就是能用自己的钱参加线下应援了。在外人看来是幼稚可笑,却是粉丝们的真实心路历程。
理查德·戴尔在其著作《明星》中指出,在消费文化的环境中,明星本质上是一种“人格消费”。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消费者,还是参与进明星人设的塑造中,或者现代流量造星机制打造了一种虚妄,不仅让粉丝消费“氪金”的,逼着粉丝做数据运营“氪肝”。流量当道的娱乐业已经不再是娱乐业,而是基于社交网络、流量对于粉丝的精准操控、全面剥削,无情压榨着粉丝的时间、劳动、钱财乃至身体。
也许,这般苦行僧式的应援之路,自带着救赎的意味:因为工作真的太苦,生活真的太累,功课真的太难,爱情真的不甜,才越发觉得偶像的好,才越发觉得为偶像的付出是值得的。自己养的儿子能不好看,自己捧起来的明星能有负面吗?真的有啊!
这些年,一方面饭圈乱相被严肃整治;另一方面,塌房的明星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搞得很多粉丝“累觉不爱”了。付出了那么多,那些爱豆还是一脑子荷尔蒙、一肚子小算盘的凡夫俗子。为爱豆做应援,俨然成了一个风险巨大的投资,倒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青春错付的被愚弄感。
在年轻人越来越不愿付出的当下,AI的爱豆乃至胶人、绒毛玩具就显出香了。“川沙妲己”玲娜贝儿横空出世,Ta没有电影,没有故事背景,人畜无害,人见人爱。Ta不男不女,不异性恋不同性恋,不甜党不咸党,招牌式笑脸,像极了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太极无极”的道理,因为没人设也就没了包袱,也就没有了人设崩塌,谁都没法为Ta争起来。
毫无性格、毫无故事的玲娜贝儿,似乎会成为未来爱豆界的公约数,也是契合了年轻人越来越“累觉不爱”的追星心态,付出很少——不用打榜应援,风险很低、收获很大——我家玲娜贝儿才是优质顶流偶像。
在一声声塌房的轰隆声中,玲娜贝儿的那个没人设的人设将更加坚挺,Ta更安全,应援更省力,家长更放心,当然,Ta也更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