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最华贵的中古朝贡仪式
第74版:专栏/花间碎语 2024-04-08

最华贵的中古朝贡仪式

孟晖

孟晖

专栏作家

Columnist

于故纸堆中发现时尚之美

在中国古代天子的足下,御道为之步步生香,曾经是最真实的场景。

如今,最隆重的仪式,也不过是向着贵宾面前的红毯或者道路抛洒鲜花。然而,在中古时代富庶的东方,却是洒珍珠、洒龙脑香以表达敬意!

沈括《梦溪笔谈》中便记载了一次这样的仪式。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3年),位于印度南部的注辇国派遣一队使团来到东京汴梁。使团成员包括正使皮袜、副使胡仙、判官地华加罗等人,他们向宋廷上言,希望能够依照本国的国俗来完成朝觐之礼,请宋朝天子恩准他们举行“撒殿”的仪式。

在那个时代,南亚、东南亚的注辇、三佛齐等国家,王庭中最尊贵的礼仪便是“撒殿”,在举行朝见国王的仪式前,先由专人跪在殿前向王座抛洒珍珠或者龙脑香末,然后才行礼如仪。当时,中国作为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枢之一,与这些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由于路途遥远,海航凶险,所以位于印度次大陆、马来群岛的国家并不能年年都前来朝贡,往往是隔几年来一次使团。因此,一旦使团来到,宾主双方都会非常重视,注辇诸国往往主动要求按照各自国内的最高礼仪来向中国天子致敬,而宋廷也总是以兼怀天下的心胸尊重这一愿望。

于是,在朝见的那一天,皮袜、胡仙等人分别捧着盛满珍珠和龙脑香末的金盘,登上层层的殿陛,一直进入到殿槛之内,然后恭敬地跪下。他们手中持有纯金的长勺,这长勺精工而华美,勺头被打制成金莲花的形状。只见几位高鼻深目、肤色深黝、穿着异域服装的使者将那金莲花形的勺头舀起一勺珍珠,撒向大殿正中的龙座,然后再舀起一勺龙脑香,散向空中,一时间珠抛如雨,香弥满殿,在场的宋廷官员们虽然见多识广,此时也不免觉得似乎置身于佛教绘画所描绘的七宝琉璃世界,如梦似幻。

待注辇国使们把几盘珍珠与龙脑全部洒散到龙座之上及其周围,皮袜等人退下殿陛,仪式才按照宋朝的规制开始进行。清悦堂皇的乐声悠扬奏起,殿帘缓缓卷升,神宗皇帝端坐在珍珠点点晶莹、龙脑细粉轻浮的宝座上,接受远道来自炎热南亚的国使们的敬拜。

事后,打扫殿堂的太监居然从宝座周围收集到十多两珍珠,神宗听说之后,当即命令分赐给那日为这一场国事辛劳的大臣们。《梦溪笔谈》记录这则史事的时候,富有诗意地将注辇国写为“珠辇国”,等于说是“珍珠车载斗量的国家”,真是信、达、雅哟!

中国的宫廷虽然没有出现撒珍珠这般奢侈的做法,但是,却曾在皇帝前行的道路上洒香粉。西蜀皇帝孟昶奢侈无度,在成都大兴土木,修建了傍山绕水的皇家园林,并且将众多妃嫔居住的宫院分散安置在苑囿的各处,半掩半映在花光柳色之间。这些宫院全部都用长廊串接起来,宛转十里有余,皇帝本人以及宫中上下可以沿着长廊随心所欲地到达皇苑中的任何一个角落,免于雨淋日晒。延伸十多里的地毯上还遍洒龙脑香、郁金香的细粉。

当然,如此穷奢极欲的昏君并不多,正常的皇帝没有这么浪费香料的。不过,唐宋时代,天子亲自祭拜天地与祖先的仪式,属于顶级规格的政治活动,为此,会用黄罗铺设出一条升上祭坛的御道,叫做“黄道”。当九五至尊沿着黄道走向祭坛、登上祭坛的时候,便有一位太监手捧着满盛龙脑香末的大金盒,不断向他足前撒下龙脑香粉。在中国古代天子的足下,御道为之步步生香,曾经是最真实的场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