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十里桃花”辨
第76版:专栏/前廊众生 2024-04-08

“十里桃花”辨

胡展奋

胡展奋

专栏作家

Columnist

喜欢历史,酷爱大片

可惜硬伤很多,难以自圆其说。

应知名作家汤朔梅之邀,日前赴奉贤庄行踏青赏花。樱花胜雪,桃花如丹,菜花似金,朔梅带我看桃花。朔梅的朋友有桃花八亩,望去已经蔚然成云,徜徉其间忽然想到李白汪伦的“十里桃花,万家酒家”的故事,觉得哪里不对劲。

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天宝十五载,五十五岁的李白在皖南一带游历。安徽泾县的前县令汪伦重交游,喜诗赋,非常仰慕李白,很想和他交往。某日,汪伦听说李白正在皖南盘桓,便写了一封信相邀。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收到汪伦的信,便欣然前往,见了汪伦,汪伦解释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大笑起来。汪伦款留李白数日,并赠送李白八匹名马和十匹官锦。李白走时,汪伦亲自送行,依依不舍。李白有感汪伦的盛情款待,作《桃花潭绝句》相赠:“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段佳话,千年以下人们一直津津乐道,可惜硬伤很多,难以自圆其说。

首先,李白原先和汪伦并不认识,这是公认的。偏偏李白是出了名的飘忽不定,居无定所,不像他的老友,道士吴筠长期定居当涂横望山,古时交通本来就困难,泾县乃皖南山区,信息一向闭塞,汪伦怎么可能预知李白何时到何地,又恰好能接到他的邀请信呢?类似的狗血,早已频频发生。作为顶流级偶像的李白,“绣口一吐,半个盛唐”。他众多的死忠粉里有个叫魏颢(原名魏万)的,天宝十二年(汪伦邀请的前三年),为了一睹偶像风采而千里追寻李白。最先听说李白在河南,就立刻骑马从家乡出发,带上背囊,和他焚香沐手抄录的李白诗卷,日夜兼程,赶到李白所在的嵩州,也就是今河南登封市,却扑了个空,获悉李白已下了江南。魏颢再次马不停蹄地沿着李白漫游的路线一路追去,一路经会稽、明州、天台、永嘉、缙云等地。历经半年,跋涉三千里,才终于在广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扬州追上了李白,并激动地奉上了他四十八韵的长诗《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可见,追星之事,古今做起来都困难。此乃第一大疑。其次,朔梅兄的朋友有桃园八亩,远望红云霭霭的气势,汪伦所谓“桃花十里”,旧时当以方圆计,那么“十里方圆”等于多少亩呢?约3.75万亩。故李白再傻白甜也不会相信有“3万亩桃花”在等他,且不论泾县乃小邑,就算皇家园林也从未见记载“三万亩桃花”的,李白除非是白痴,否则就是假装相信。再次,汪伦的“万家酒店”,以彼时的经济规模,偌大长安有没有“一万家酒店”都是极可疑的,古时“万户”即为大邑、大县,泾县就算是大县,难不成“家家都是酒店”?似此忽悠(尽管善意),想那李白乃帝都长安大市面混过3年,“天子呼来不上船”之人,岂会如此轻信呢?!

朔梅兄听来不禁抚掌大笑,说,看来尽信书,果然“不如无书”。这件公案,要么是袁才子编造的,后人宁信其有,不忍证伪;要么是汪伦忽悠,李太白明知有诈,而姑妄信之,不扫朋友雅兴矣!

遗憾的是,太多的人把它当作信史来读了,这才可悲。

其时酒上来了,我俩一口闷掉。连呼快哉。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