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彬
专栏作家
Columnist
假装专家,低空观察
奥运会被短视频肢解成一张张静态的PPT。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是在北京时间的凌晨,我第二天一早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刷了一下短视频。果然博主都是懂得流量的,一下子抓住了开幕式上那几个吐槽点疯狂输出:“蓝胖子实在太辣眼了”“图书馆里的‘三人行’,这是我们能看的吗?”“长胡子的‘女模特’”“央妈转播无语了”“朝鲜队被说成了韩国队”……前前后后、反反复复、絮絮叨叨,让人感觉整个开幕式就“污”得没法睁眼了。
之后,我在电视前回看了央视5套重播,其实还是挺好看的——塞纳河、三色烟火、巴黎圣母院、“刺客信条”、荣军院、圣女贞德……各种熟悉的法国元素扑面而来。回头看“蓝胖子”什么的就是其中的九牛一毛。
在电视机大屏幕上看奥运会直播(哪怕是重播),跟小手机上看短视频的二次分发完全是两个世界。手机上看奥运开幕式,那真是暴殄天物。
当然,我不是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有多好,奥组委本身都因一些问题而道歉了,我要说的是短视频、社交媒体的强主观性、强碎片化,正在将人类的体育盛事变成一摊口水,将人的注意力引向丑陋、偏执、分裂。
三年前,东京奥运会时,我就写了《你从手机里看到的是“假奥运”?》,我说:电视转播时代里,在流量加持之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冲突、更撕裂、更细节、更碎片、更让人情绪波动的奥运,我们看了海量的对“阴间开幕式”的吐槽,我们关注了东京奥运会闭幕式里五环标志上的那只蛾子,却已经没有耐心看完苏炳添的9秒83。
三年之后的今天,奥运会传播碎片化、撕裂化的问题更严重了,奥运会再也不是人类的一场体育盛事,而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情绪冲突点的堆砌:开心,戏弄,玩哏,爽感,怨怼,阴阳,阴谋论……
奥运期间我们看到的热搜标签是:“全红婵像迪士尼门口卖假货的”,“孙颖莎说吵死了”,“黄雨婷老家门口大石头”“田志希整容前后”……我甚至都没有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看到几段中国选手取得冠军时的精彩回放。奥运会被短视频肢解成一张张静态的PPT:夺冠,讲她老家的故事;出局,讲她活该的故事……没有技战术分析,没有比赛背景披露,没有心悬在空中的紧张,吐槽取代了喝彩,偏执取代了共情。
哲学家韩炳哲说,现代的数字媒体碎片化,已经让叙述在绝大程度上丧失了其意义。其实,吐槽的流量生意无疑是依附的、寄生的、消极的,也正在剥削、摧毁着现代文体工业。
1984年,那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我在雪花飞舞的黑白电视机上第一次看了洛杉矶奥运会的转播。幼小的我并没有记住什么比赛的细节,但是对比赛间歇里插播的洛杉矶奥运会的宣传片印象深刻:在非常炫技的运动视角下,运动员上天入地,在溪流中搏击,在田径场上飞驰……我隐隐约约地从“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格言读到了人类大同的味道。
三年前我说,我很怀念那个在电视上看奥运会直播的时代:没有快进,没有剧透,没有事后诸葛亮的阴阳怪气,有的只是,静静地围观,场上选手们一把一把地比拼举重,一环一环地紧跟的分数,一步步地紧咬着赛道上的步伐……
直播会突然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成功,王军霞身披国旗;直播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失败,刘翔脚伤退赛……这些兴奋、感慨、错愕,成了最重要的记忆留在生命当中。而碎片化手机传播下的奥运会,终会抹除我们关于奥运的集体记忆,导致公共空间的坍塌。
还是打开电视看奥运吧,不要再被投喂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