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 宇(浙江金华,诗人)
从这座城市实施垃圾分类开始,老王就一直在我们小区的垃圾收集站工作。
开始和他并不熟,直到有一天我错扔了垃圾,或者说扔早了垃圾。我扔掉的是一只换下来的空气开关,已经被物业的电工师傅判断为“没用了”的。那晚又想起明天要去五金店购买新的空气开关,却忘了查看已经扔掉那只的型号。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第二天早上去垃圾站问。老王竟然从他工具箱里找出了那只空气开关,说昨天晚上检视垃圾的时候,觉得这个东西也许还有用,业主还会来找,就擦干净放了起来。喜出望外的我自然是连连道谢,问了贵姓,以后每天见面问候都叫他老王。
认识之后便越来越熟,知道老王家住在离小区不到3公里的乡村安置小区,每天骑电瓶车来上班。家里一个儿子,孙女已经十八九岁,孙子也上小学了。还知道他爱喝酒,但每天晚上6点要上班,所以晚饭的时候就不能喝了,只能到9点下班回家后再咪上一口。“50后” 老王伺候了大半辈子庄稼,如今垃圾收集站也被他弄得井井有条。他对垃圾的检视非常认真,对业主垃圾分类判别方面的问题总是热情回答,对个别业主屡屡分错的故意行为也会严肃地指出。工作间隙他不怎么看手机,常常戴上老花眼镜拿着一张报纸看。
在老王和业主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小区被命名为浙江省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因为年龄的原因,去年6月老王离开了收集垃圾岗位。每天到了扔垃圾的时间便会想起老王,前些日子去小区物业问来了他的手机号,拨通后问了近况,最后是一句:哪天一起喝酒啊。